环状红斑

疾病 红斑性皮肤病 皮肤科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án zhuàng hóng bān

2 英文参考

erythema annulare

3 概述

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re)是一组以环状或回状红斑为特征的皮肤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真皮炎症反应,即血管扩张充血细胞浸润皮肤上的表现。通常包括单纯性回状红斑离心环状红斑、匍行性回状红斑、慢性迁移性红斑和风湿性边缘性红斑等疾病。

单纯性回状红斑(erythema simplex guratum)系变应性血管反应,多见于女青年。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或在月经来潮前数天发病。

离心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se centrifugum)是一种具有离心性向周围扩大,形状呈多环形损害和有鳞屑为特征的红斑性皮肤病。

环状红斑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为风湿、慢性病真菌感染昆虫叮咬立克次体、药物食物以及由食物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等所致的过敏反应。或由某些恶性肿瘤所致的自身免疫。也有人认为与内分泌疾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离心环状红斑有时需与体癣红斑狼疮、环状肉芽肿、玫瑰糠疹、点状银屑病蕈样肉芽肿鉴别。匍行性回状红斑需与叠瓦癣鉴别,后者无类似红斑,无细胞浸润真菌检查阳性

单纯性回状红斑的治疗可给普鲁卡因维生素维生素C,大剂量维生素C丹参注射注射液静脉滴注以及抗组胺药物。离心环状红斑可试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醋氨苯砜氨苯砜)、氯喹等,局部外涂糖皮质激素制剂或温和的止痒剂。匍行性回状红斑的治疗应详细检查寻找伴发肿瘤并进行治疗,一般肿瘤治愈后,皮损消失,可给抗组胺药物内服。

单纯性回状红斑,有时可拖延数月不愈。离心环状红斑,病程慢性,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易复发,除少数伴发癌肿者外,一般预后良好。匍行性回状红斑的病程及预后与伴发的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有关。

一旦明确环状红斑病因,就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4 疾病名称

环状红斑

5 英文名称

erythema annulare

6 别名

回状红斑

7 分类

皮肤科 > 红斑性皮肤病

8 ICD号

L53.1

9 流行病学

环状红斑好发于冬春季节,单纯性回状红斑,多见于女青年。离心环状红斑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多见。

10 环状红斑病因

环状红斑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为风湿、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胆囊炎齿龈脓肿结核等)、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青霉菌等)、昆虫叮咬(如壁虱)、立克次体、药物(如青霉素)、食物(如发霉的奶酪)以及由食物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等所致的过敏反应。或由某些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支气管癌或肺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等)所致的自身免疫。此外,也有人认为与内分泌疾病(月经疹甲状腺肿大、糖尿病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风湿性环状红斑常伴有活动风湿症状。Still病的儿童患者出现环状红斑后,常提示已有心脏病变。

离心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se centrifugum)的病因系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超敏反应,如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药物青霉素抗疟药)、潜在的恶性疾病、食物(发霉的奶酪)、内分泌改变(月经周期)和胆石症

匍行性回状红斑(erythema gyratum repens)系机体对肿瘤组织的一种过敏反应。本病罕见,病因不明。

单纯性回状红斑(erythema simplex gyratum)系变应性血管反应

11 病机

环状红斑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为风湿、慢性病真菌感染昆虫叮咬立克次体、药物食物以及由食物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等所致的过敏反应。或由某些恶性肿瘤所致的自身免疫。也有人认为与内分泌疾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12 环状红斑的临床表现

12.1 单纯性回状红斑

单纯性回状红斑多见于女青年。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或在月经来潮前数天发病。初起为淡红色丘疹离心性扩大成环形,呈鲜红或淡红色。数目较多,有时皮疹呈多环形,红斑边缘狭窄如线。1~2天后,可自行消退,但别处又可再起,皮损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皮损消退后不留痕迹,无主观不适,有时可拖延数月不愈。

12.2 离心环状红斑

离心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se centrifugum)是一种具有离心性向周围扩大,形状呈多环形损害和有鳞屑为特征的红斑性皮肤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多见,无性别差异。初起为单个或多个水肿性红色丘疹,向周围逐渐扩大,中央渐消退,呈环状或弧形。旧的皮损部位可以再起新的皮损,故呈多环形或靶形。活动性边缘每天可向外扩大1~3mm,隆起如堤状,其内缘有白色鳞屑附着,偶见小水疱及瘢痕形成,可有轻度疹痒(图1)。皮疹好发于四肢、臀部,面部少见,可分为表浅型和深部型或Darier型。后者皮损呈条索状,不伴有鳞屑。病程慢性,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易复发,除少数伴发癌肿者外,一般预后良好。

12.3 匍行性回状红斑

匍行性回状红斑(erythema gyratum repens)系机体对肿瘤组织的一种过敏反应。本病罕见,好发于中年以上女性,皮损主要累及躯干及四肢近端部位皮肤,呈泛发性瘙痒性红斑,外观似木板上的花纹(图2)。覆有细小鳞屑,边缘宽1~2cm,稍高起,缓慢地离心性向外扩展,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多伴发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肺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附近淋巴结呈无痛性肿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本病的病程及预后与伴发的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有关。

13 环状红斑的并发症

匍行性回状红斑(erythema gyratum repens)多伴发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肺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14 辅助检查

离心环状红斑组织病理,主要变化是血管周围有致密的套袖状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偶见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真皮中上层及表皮有轻度水肿,可见表皮轻度角化不全。

匍行性回状红斑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轻度局灶性海绵形成,表皮增生,空泡变性。真皮可见中性和酸性粒细胞浸润

15 环状红斑的诊断

离心环状红斑依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即可诊断。匍行性回状红斑的诊断不难。但本病需与叠瓦癣鉴别,后者无类似红斑,无细胞浸润真菌检查阳性

16 鉴别诊断

离心环状红斑有时需与体癣红斑狼疮、环状肉芽肿、玫瑰糠疹、点状银屑病蕈样肉芽肿鉴别。匍行性回状红斑需与叠瓦癣鉴别,后者无类似红斑,无细胞浸润真菌检查阳性

17 环状红斑的治疗

单纯性回状红斑:治疗可给普鲁卡因维生素维生素C,大剂量维生素C丹参注射注射液静脉滴注以及抗组胺药物。

离心环状红斑:试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醋氨苯砜氨苯砜)、氯喹等,局部外涂糖皮质激素制剂或温和的止痒剂.

匍行性回状红斑:治疗应详细检查寻找伴发肿瘤并进行治疗。一般肿瘤治愈后,皮损消失。可给抗组胺药物内服。

18 预后

单纯性回状红斑,有时可拖延数月不愈。

离心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se centrifugum),病程慢性,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易复发,除少数伴发癌肿者外,一般预后良好。

匍行性回状红斑(erythema gyratum repens)的病程及预后与伴发的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有关。

19 环状红斑的预防

一旦明确环状红斑病因,就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编辑:taozi 审核:sun

环状红斑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环状红斑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