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方歌括》

清 陈念祖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麻黄升麻汤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不止者。为难治。此方主之。麻黄(一两半)升麻(一两半)当归(一两)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葳蕤(十八铢)石膏(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芍药(六铢)桂枝(六铢)茯苓(六铢)甘草(六铢)天冬(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歌曰两半麻升一两归。六铢苓术芍冬根据。膏姜桂草同分两。十八铢兮芩母萎。(一本。麻冬。无天门冬。余俱同。)张令韶曰。伤寒六七日。乃由阴出阳之期也。粗工以为大热不解而大下之。虚其阳气。故寸脉沉迟。手足厥逆也。下为阴。下部脉不至。阴虚不能上通于阳也。咽喉不利吐脓血。阳热在上也。泄利不止。阴寒在下也。阴阳两不相接。故为难治。与升麻麻黄桂枝以升阳。而复以茯苓白术干姜调其下利。与当归白芍天冬、葳蕤以止脓血。与知母黄芩甘草利咽喉。石膏性重。引麻黄升麻桂枝直从里阴而透达于肌表。则阳气下行。阴气上升。阴阳和而汗出矣。此方药虽驳杂。意义深长。学人宜潜心细玩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