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岐救正论》

明 萧京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杂病门

愚按伤寒外感杂病内伤。今昔诸贤。论之详矣。谫劣如余。不必复赞一词也。虽然外感由于六气外侵。内伤由于五脏自病。愚以为六气之入。未有不先于元气虚弱。以致卫气不能卫外。而任邪气侵卫。营气不能营内。而任邪气攻内也劳倦不能耐。则肺之元气虚。思虑不能周则心之元气虚。饮食不能运。则脾之元气虚。智谋不能决。则肝之元气虚。精血不能充则肾之元气虚此五脏内伤也夫人一身阴阳表里经络脏腑总由一气贯通。故气实则五脏亦实。皮毛便固。六气难侵。气虚皮毛并虚。六气虽不入。而五脏自生招感。古人谓肝虚风自生。肾虚寒自生。义可见矣。顾安得以阴阳表里经络脏腑。而岐视之乎。奈何学人不察。乃以外感内伤。分为两科。是将分一人而为两身。则天地可不必交泰。水火可不必既济。人身气血便不必相根据附矣。于是专伤寒者昧于杂病。专杂病者昧于伤寒。一遇伤寒杂病者治以杂病之药。杂病伤寒者治以伤寒之药。不几谬妄颠倒。杀人反掌乎。此古今所通病。而缓扁所莫疗。余曰治固可分而术则当兼习者也留心斯道者识之。勿以为业不专门者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