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书》

明 陶华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呕吐

呕者,声物俱有而旋出。吐者,无声有物而顿出。有声无物,为干呕也。较之轻重,则呕甚于吐矣。盖表邪传里,里气上逆,则为呕也。大抵邪在半表半里,则多呕,及里热而呕者,俱用小柴胡汤。故经云∶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攻之为逆。若太阳少阳合病而呕者,黄芩半夏汤太阳阳明合病,当自利,若不利而呕者,葛根半夏汤三阳发热而呕,俱用小柴胡汤。先呕后渴,此为欲解,当与水解。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赤茯苓汤。若阳明证,发热汗出,心烦痞硬,下利呕吐大柴胡汤。若胃冷,脉沉迟,不食小便利者,半夏理中汤姜汁。利而见厥逆者,难治,以其虚寒之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