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神方》

东汉 华佗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二二○○六·肺消瘅(即肺气热)

山跗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内。所以知山跗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肺气热也。齐太医先诊山跗病,灸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半夏丸,病者即泄注,腹中虚。又灸其少阴脉,是坏肝刚极深,如是重损病者气;以故加寒热,所以后三日而狂者。肝一络连属,结络乳下阳明,故络绝。开阳明脉阳明脉伤,即当狂走。后五日死者,肝与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尽,尽即死矣。按∶此先病肝,后痰肺,继之以灸,夏饮半夏燥烈品。然苟大补元气,如漆叶青散,非不可治。第须久服,缓不济急耳。(樊阿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