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ǎi huā wán

2 概述

百花丸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

3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百花丸

3.1 处方

款冬花、炙五味子紫菀天花粉牡丹皮桔梗橘皮麦门冬前胡百合玄参沙参薄荷炒蒲黄、炒杏仁柿霜川贝母各90g[1]

冬花3两,五味子(炙)3两,紫菀3两,花粉3两,丹皮3两,桔梗3两,橘皮3两,麦冬3两,前胡3两,百合3两,玄参去芦)3两,沙参3两,薄荷3两,蒲黄(炒)3两,杏仁(去皮,炒)3两,柿霜3两,川贝3两。

3.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7.5g[1]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5分。

3.3 功能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百花丸功能清热润肺,宁嗽止喘[1]。主治肺热虚火咳嗽痰喘口干声哑痰中带血[1]

功在清热润肺,宁嗽止喘。主治肺热虚火咳嗽痰喘口干声哑痰中带血。

3.4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日二次[1]

3.5 附注

本方由《严氏济生方》百花膏加味而来[1]

3.6 摘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4 《医部全录》卷二二一方之百花丸

4.1 处方

防风1两半,人参1两半,苁蓉1两半,干地黄1两半,羚羊角1两半,麦冬1两半,天门冬1两半,芍药20铢,独活20铢,干姜20铢,白术20铢,丹参20铢,山茱萸20铢,甘草20铢,茯神20铢,升麻20铢,黄耆20铢,菊花20铢,地骨皮20铢,石斛20铢,牛膝20铢,五加皮20铢,薯蓣20铢,秦艽1两,芎1两,桂心1两,防己1两,生姜1两,黄芩1两,附子18铢,石膏3两,寒水石2两。

4.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

《医部全录》卷二二一方之百花丸主治中风虚热翕翕然。

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蜜汤送下,日3次。稍加至30丸。

4.5 使用注意

忌油、面、蒜、生冷、酢滑,及猪、羊、鸡、鱼等肉。

4.6 摘录

《医部全录》卷二二一

5 《严氏济生方》卷二方之百花丸

5.1 组成

款冬花百合(蒸、焙)各等分

5.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5.3 功能主治

《严氏济生方》卷二方之百花丸主治七情内伤,酒色无节,虚火妄动,午后潮热咳嗽喘急,痰中带血,津少声哑,诸虚百损。

5.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咽下;噙化尤佳。

5.5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药也。款冬泻热下气清血除痰;百合润肺宁心、补中益气,并为理嗽要药。

5.6 附注

本方原名百花膏,与剂型不符,据《症因脉治》改。改为膏剂,名“润肺百花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