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奉议

人物百科 宋代 中医学家 中医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ū fèng yì

2 注解

朱奉议朱肱朱肱为宋代医学[1]。字翼中[1]。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1088年(元祐三年)进士,曾为奉议郎,所以有称他朱奉议[1]。后隐居杭州,自号无求子[1]。专心研究仲景学说数十年,将《伤寒论》各证分类,设为百问加以解答,于1108年(大观二年)写成《伤寒百问》[1]。1114年(政和四年)宋王朝提倡医学,起用为医学博士[1]。1118年,将《伤寒百问》重加校正,并加附方,刻为《南阳活人书》二十卷,对张仲景学说有所发挥和补充[1]。主张以经络六经,重视证脉合参和辨证处方,强调伤寒温病有别,并汲取汉以后方药对伤寒论》加以补充,对伤寒学有一定的发展[1]。另有《内外二景图》等著述[1]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9.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