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衄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处方

黄耆18克 当归 赤茯苓 白芍药 干地黄 阿胶各9克

制法

上药研末为散。

功能主治

治久衄发热。

用法用量

每次9克,半饥时用麦门冬煎汤调服,一日三次。

摘录

《张氏医通》卷十四

《三因》卷九

组成

黄耆6钱,赤茯苓3钱,白芍药3钱,当归3钱,生干地黄3钱,阿胶(炙)3钱。

主治

气虚衄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黄耆汤调下。未知,再作。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各家论述

1.《医方考》:饥困劳役而动其火,其人本虚可知矣。虚火可补,故用黄耆、当归、阿胶甘温之品以补之;然赤茯苓能导丙丁(之火从小水而下行),白芍药能收阴气,生地黄能凉血热,三物者,去血中之热,自是冲和,与芩、连苦寒之剂殊别。实火宜用连、芩,虚火则惟此类为宜也。
2.《血证论》:生地凉血,当归和血,白芍降血,阿胶秉阿水潜行地中之性,能潜伏血脉,此最易见者也。妙在黄耆运气摄血,则血不外泄;赤苓渗水利气,则引血下行。但黄耆一味,气虚者得之,则鼓动充满,而血得所统矣;设气实者得之,以水济水,以涂附涂,益气横决,愈逼血妄行矣。此用方者,所以贵有加减。

《普济方》卷一八九

组成

黄耆6钱,赤获苓2两,白芍药2两,当归2两,生地黄2两,阿胶2两,甘草2两,柏叶1把。

主治

气虚发衄。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煎黄耆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