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Zhìbiān BL54[中国针灸学词典]
zhìbiā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5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5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 秩边 | ||
---|---|---|---|
汉语拼音 | Zhibian | ||
罗马拼音 | Chihpien | ||
美国英译名 | Orderly Edge | ||
各国代号 | 中国 | BL54 | |
日本 | 54 | ||
法国 | 莫兰特氏 | V49 | |
富耶氏 | |||
德国 | B49 | ||
英国 | B49 | ||
美国 | BI54 |
秩边为经穴名(Zhìbiān BL54)[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秩即秩序,边即边缘,足太阳脉的背部诸穴,依次排列,井然有序,此穴居其最下边,故名秩边[1]。秩边穴主治二便、腰腿等疾患:如腰骶疼痛,下肢痿痹,阴肿疼痛,二便不利,痔肿,癃闭,遗精白浊,腰骶痛,痔疾,坐骨神经痛,腰腿痛,阴痛,小便不利,便秘,痔疮,现代又多用秩边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臀肌劳损,膀胱炎,下肢瘫痪,急性腰扭伤,梨状肌损伤综合症,脑血管病后遗症,生殖器疾病,脱肛等。
5 穴名解
秩即秩序,边即边缘,足太阳脉的背部诸穴,依次排列,井然有序,此穴居其最下边,故名秩边[1]。
秩指序;边,即旁、远之意。膀胱背部诸穴依次排列,秩序井然,该穴正当背侧最下边,因而名之。正与《诗·小雅·宾之初筵》“左右秩秩”之意相符。[2]
6 所属部位
臀部[3]
7 秩边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秩边穴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4]。
秩边穴位于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处。俯卧取穴[4]。
秩边穴位于骶部,骶正中线旁开3寸,与骶管裂孔相平处[5]。或于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取穴[5]。一说“在第二十椎下两旁,相去各三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秩边穴在臀部的位置
秩边穴在臀部的位置
9 秩边穴穴位解剖
秩边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布着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及坐骨神经。皮肤由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形成的臀上皮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臀肌浅膜,经臀大肌直刺梨状肌或其下方的结构。梨状肌起于骶前孔外侧,经坐骨大孔,在臀大肌深面,向外止于股骨大转子。该肌将坐骨大孔分成梨状肌上、下孔,为支配和营养臀部和下肢主要神经、血管出入部位。在梨状肌下孔内,穿经该孔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有: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1 秩边穴主治病证
秩边穴主治二便、腰腿等疾患:如腰骶疼痛,下肢痿痹,阴肿疼痛,二便不利,痔肿,癃闭,遗精白浊,腰骶痛,痔疾,坐骨神经痛,腰腿痛,阴痛,小便不利,便秘,痔疮,现代又多用秩边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臀肌劳损,膀胱炎,下肢瘫痪,急性腰扭伤,梨状肌损伤综合症,脑血管病后遗症,生殖器疾病,脱肛等。
秩边穴主治二便、腰腿等疾患:如腰骶疼痛、下肢痿痹、阴肿疼痛、二便不利、痔肿、癃闭、遗精白浊等[8]。
秩边穴主治 阴痛,小便不利;便秘,痔疮;腰骶痛,下肢痿痹[8]。
现代又多用秩边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臀肌劳损、膀胱炎、下肢瘫痪等[8]。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1.5~3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用以治疗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等;
斜刺2.5~4寸,针尖向前阴方向呈80度角,针感向少腹及前阴方向放散,治疗前阴及少腹疾病;
斜刺1.5~2寸,针尖向肛门方向呈70度角,针感向肛门方向放散,以治疗痔疮,脱肛。
12.2 灸法
16 秩边穴研究进展
16.1 缩官
针刺本穴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增强,即时效果显著,但起针后作用消失[9]。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秩边穴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增强,即时效果显著,起针后作用消失。其作用时间与静脉滴注催产素相似,因此认为针刺与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有关。[9]
16.2 治疗排尿困难
本穴配百会、命门对隐性骶椎裂引起的排尿困难有一定疗效[9]。
16.3 治疗截瘫
16.4 治疗癔病性瘫痪
16.5 治疗尿路结石
16.6 治疗前列腺炎
16.7 治疗急性腰扭伤
16.8 治疗坐骨神经痛
16.9 其他
17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1.
- ^ [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0.
-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3.
-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4-255.
-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5.
-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