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烷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èng dīng wán

2 英文参考

n-butane

3 国标编号

21012

4 CAS号

106-97-8

5 中文名称

正丁烷

6 英文名称

n-butane

7 别名

丁烷

8 分子式

C4H10;CH3CH2CH2CH3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有轻微的不愉快气味

10 分子

58.12

11 蒸汽压

106.39kPa/0℃

12 闪点

-60℃

13 熔点

-138.4℃

14 沸点

-0.5℃

15 溶解性

易溶于水、醇、氯仿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58;相对密度(空气=1)2.05

18 危险性

正丁烷为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可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18.1 爆炸极限

1.9%-8.5%

18.2 最小点火能

0.25mJ

18.3 引燃温度

405℃

18.4 最大爆炸压力

84.1N/平方厘米,最易引燃浓度:3.1%。

18.5 危险标记

4(易燃气体

19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和乙烯制造,仪器校正,也用作燃料等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高浓度有窒息麻醉作用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50658000ppm,4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23.73g/m3×10分钟,嗜睡头晕、严重者昏迷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吸入25.2、116、332、800mg/m3,未见中毒反应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24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mg/m3

前苏联(1975)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200mg/m3(最大值)

25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26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7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