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人花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ān rén huā

2 《*辞典》:粘人花

2.1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2.2 拼音名

Zhān Rén Huā

2.3 别名

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2.4 来源

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全草

2.5 形态

落叶灌木,茎高1~2米,直径达4.5毫米,圆柱形,小枝和小叶柄密被短柔毛。三出复叶托叶2片,长约3毫米,呈披针状线形;叶柄长1.5~3.5厘米,上面微凹;顶端小叶圆菱形,长4.7~10.5厘米,宽4~8厘米,先端具短尖头,边缘自中部以上呈深波状;两侧小叶较小;小叶具柄,基部有小托叶;叶面绿色,幼时有毛,后渐脱落,叶背灰白色,被有紧贴的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长5毫米:苞片早落;萼片基部结合,萼筒长2.5毫米,萼齿三角形,与萼筒等长;花紫色,长8毫米,花冠蝶形,旗瓣圆形至椭圆形,翼瓣贴生于龙骨瓣上;雄蕊10,基部结合;子房线形,疏被短柔毛。荚果串珠状,约具10节,易断,节近方形,密被带钩的褐色小毛。花期7~8月。果期10月。

本植物的根(粘人花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2.6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或林边。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2.7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微辛,无毒。"

②《云南中草药》:"涩,平。"

2.8 功能主治

《云南中草药》:"止血,消炎。"

2.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外用:研末撒布。

2.10 附方

①治胞衣不下:野豆子、黄实叶、煅莲房水煎服。

②治月瘕痨:野豆子加红糖炖鸡服。

③治风热火眼:野豆子、木黄连寒水石菊花决明子冬桑叶夜明砂水煎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内伤出血山蚂蝗果五至十个,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⑤治烧伤山蚂蝗全株研末撒布患处。(《云南中草药》)

2.11 摘录

《*辞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