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组织胞浆菌病

疾病 眼科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ǎn zǔ zhī bāo jiāng jūn bìng

2 注解

眼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真菌性肉芽肿性脉络膜病变。世界各地均有传播,美洲最多见,我国极少见。病源菌一般经肺入侵而发病。

3 临床表现

1.多为一眼发病,偶有双眼同时发病者;

2.开始症状为视物模糊,随后有视物变形和中心暗点,甚至失明

3.眼底检查:典型病例表现为黄斑出血性盘状脱离黄斑区棕黑色隆起,约1/4—1/2视乳头直径大小,周边视网膜下有出血,范围一般不超过2个视乳头直径大小

4.少数病例眼底表现为边缘不清的灰白色扁平圆形隆起斑,或呈散在淡黄色、边缘整齐的渗出性病源;

5.炎症活动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6.在黄斑部病变出现之前,一般周边部或赤道部眼底有播散性病变,表现为周边眼底或赤道部眼底出现灰白色渗出,互相融合;然后出现白色疤痕及萎缩

4 诊断依据

1.眼部表现,尤其眼底出现黄斑出血性盘状脱离; 2.既往有组织胞浆菌病病史,或阴道有钙化源; 3.年龄20—45岁; 4.组织胞浆皮肤试验阳性; 5.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6.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见黄斑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

5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抗真菌治疗; 2.皮质类固醇; 3.镭射光凝治疗。

6 用药原则

1.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可以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给以皮质类固醇治疗,但一般疗效不佳; 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见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时,可用镭射光凝治疗;

7 辅助检查

1.对于一般组织胞浆菌病的诊断,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出现了并发症者或为了进行鉴别诊断时,检查框限可包括“A”、“B”及“C”。

8 疗效评价

1.治愈:眼底渗出及出血消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消失,视力恢复或提高; 2.好转:眼底渗出及出血基本消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未完全消退视力改善; 3.未愈:眼底渗出及出血加重,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扩大,视力下降或失明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眼组织胞浆菌病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