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疗法

医疗技术名 穴位敷贴法 针灸学 中医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ué wèi tiē fū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穴位贴敷疗法指应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腧穴或病变部位,使之局部充血或起泡的治疗方法[1]。《针灸资生经》:“治疟之方甚多……乡居人多用旱莲草推碎,置于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于故帛,未灸即起小泡,谓之天灸。”贴敷药物常用的有鲜旱莲草、鲜毛莨、斑蝥胡椒粉、蒜泥或成药丁桂散[1]。贴敷时间应视病情、穴位药物和治疗要求而定[1]。如发生水疱即应弃药,并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液体,涂以龙胆紫,外用敷料保护,以防感染[1]。本法适应证很广,但多用于慢性发作性的疾病[1]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