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藏疗法

医疗技术名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ué wèi mái cáng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Point embedding method

3 注解

穴位埋藏疗法亦称埋植疗法。是将动物的脏器组织等物品埋藏在穴位内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适应症较广,可用于多种疾病。各种动物组织(如兔脑垂体,狗的脾脏,猪、羊、马、鸡的肾上腺等)、各种药物、不锈钢圈、塑料片等均可作为埋藏物(埋入羊肠线者,称埋线疗法)。选好穴位后,用0.5~1%普鲁卡因作皮下局麻,切开皮肤0.5~1cm左右,深至皮下组织。再用血管分离皮下组织直至穴位(感到酸麻胀)。用血管按摩穴位数次,根据病人耐受性及病情决定按摩刺激强度然后把要埋藏的物品放入,皮肤缝合二针,切口消毒消毒纱布包裹胶布固定。术后5~7天拆线。如局部出现红肿、瘙痒、发热反应,应作适当抗敏消炎处理。疗程应根据埋藏物的吸收情况决定。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