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惜痢

中医诊断学 中医学 中医病名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ū xī lì

2 注解

休惜痢为病名[1]。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休息痢[1]休息痢为病名[1]。指痢疾时止时发,久久不愈者[1]。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症因脉治》卷四有外感休息痢内伤休息痢之别[1]。多因治疗失宜,或气血虚弱,脾肾不足,以致正虚邪恋湿热积滞伏于肠胃而成[1]。发作时,治宜清热化湿为主[1]。或兼补气血,或兼补脾肾,可选用香连丸驻车丸、倪氏补理煎方等[1]。缓解期,可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等症,治宜健运脾胃,补益气血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等方;属肾亏者,四神丸[1]。《类证治裁》以屡发屡止,经久不愈,用诃黎勒散,因固涩太早,积滞未清,用香连丸茯苓枳实;因饮食失节,用香连丸加楂肉、神曲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因脏寒虚滑,用大断下丸[1]。《医贯》载有一种休息痢,系寒积大肠,独用一味巴豆炒研,蜡丸吞服[1]。本病可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1]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阿米巴痢疾局限性肠炎等疾患[1]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古籍中的休惜痢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