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

儿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n shēng ér huài sǐ xiǎo cháng jié cháng yán

2 疾病分类

儿科

3 疾病概述

3.1 诊所依据

1.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于生后2~3周内发病,大都发生于2~l 2天。2.部分生后有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史。3.半数患儿出现呕吐呕吐物可带胆汁咖啡样物。无呕吐患儿可自胃中抽出含胆汁咖啡样胃内容物。4.大便呈水样,每日5~6次,起病1~2日或数日后出现血便或隐血。可为鲜血、果酱样、黑便或仅于大便中带血丝。5.一般状况差,感染中毒症状严重。重者可并发败血症、DIC。病情极重者并发肠穿孔腹胀加重。6.体检部分患儿体重不足(1500~2000g),反应低下,体温不稳,多有黄疸。腹部膨胀,肠型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如有肠穿孔,腹壁多出现红肿、发亮。

3.2 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增多,血小板降低,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x线腹部平片对诊断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次腹部x线片未见阳性表现者,应连续作x线表现的动态观察,每日可拍片2~3次。

3.3 治疗

1.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绝对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输新鲜血,广谱抗生素应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行胃肠外营养。2.手术治疗

4 疾病描述

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是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肠壁囊样积气为X线特征的一种严重疾病。90%发生早产儿,同时伴有肠壁积气和门静脉积气者死亡率高达86%。

5 症状体征

大多于生后1—2天发病,初起时常常有关体温不稳、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嗜睡等全身表现,同时或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胃潴留腹胀呕吐腹泻血便、查体可见肠形、腹壁发红,腹部压痛、右下腹包块,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常并发败血症、肠穿孔腹膜炎等。

6 疾病病因

1、早产儿肠道功能成熟  早产儿胃酸分泌少,胃肠动力差,蛋白酶活性低,消化道黏膜通透性高,消化吸收和局部免疫反应低下,因此,在感染、肠壁缺血缺氧、不适当的肠道喂养等致病因作用下易导致肠道损伤引发NEC。

2、感染  败血症肠道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可直接损伤黏膜或间接通过增加炎症介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的释放,引起肠黏膜损伤,另外肠道细菌的过度繁殖造成的肠胀也可加重肠损伤,较常见的细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克雷白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病毒真菌也可引起本病。

3、肠黏膜缺氧缺血  机体缺氧时血液重新分配,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供应。此时,肠系膜血管收缩、肠道血流量减少至正常的35%—50%,如缺血持续存在或缺血后再灌注发生,则可引起肠黏膜损伤,因此围生期窒息、严重心肺疾病、严重呼吸暂停、低体温红细胞增多症,休克及脐动脉插管均可导致肠道损伤

4、摄入高渗乳及高渗溶液  早产儿经口、经胃、或经肠摄入渗透压过高(>460mmol/L)的配方乳以及深压较的高药物维生素E氨茶碱消炎痛等于,大量液体由血管转入肠腔,影响肠血流灌注损伤肠黏膜,高渗乳及高渗溶液也可直接损伤成熟的肠黏膜。

7 病理生理

好发部位为回肠远端及近端升结肠,重者可累及全胃肠道十二指肠较少受累。主要改变为肠腔充气,黏膜呈斑片状或大片坏死,肠壁不同程度积气、出血坏死,严重时肠壁全层坏死穿孔

8 诊断检查

腹部X线平片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主要表现为麻痹肠梗阻小肠排列紊乱,充气明显,肠腔内可见多个液平,呈阶梯状。病情进展如肠内气体进入肠壁则出现肠壁囊样积气。肠壁间增宽,肠壁局部出现囊泡状或串珠状透亮区,浆膜下积气时可呈现线,弧状或环状透亮区,较重病例因肠内气体进入门静脉可见门静脉充气征:肝脏可见自肝门向肝内沿门静脉走行的条型或树枝状透亮影,严重者可见肠袢固定(肠坏死气腹(肠穿孔)、和腹腔积液腹膜炎)。肠壁囊样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严重者常伴有重症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和(或)呼吸性酸中毒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DIC等、因此血气分析大便潜血及培养、血常规及培养以及DIC筛查和确诊实验室对病情判定均十分重要。

同时具备以下三项者,即可确诊:①全身中毒表现:如体温不稳、面色苍白、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②胃肠道表现:胃潴留呕吐、肉眼血便腹胀肠鸣音消失。③腹部X线表现:肠梗阻和肠壁积气。

9 治疗方案

1、禁食:疑似患儿禁食3天,确诊病例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待临床情况好转,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后可逐渐恢复饮食。恢复喂养要从水开始,再喂糖水、稀释奶、根据病情逐步增加稀释奶浓度。

2、胃肠减压 禁食期间需进行胃肠减压。

3、抗感染  ①抗生素选择: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细菌不明时可用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如为厌氧菌首选甲硝唑。②疗程:疑似患儿3天,确诊病例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

4、支持疗法和其他治疗  禁食期间予以静脉营养维持能量及水电解质平衡,每日供给209kJ(50kcal/kg) ,逐渐增加至418—503KJ(100—120kcal/kg),液体量120—150ml/hg,有凝血机制障碍时可输新鲜冰冻血浆,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5、外科治疗  明显腹膜炎时可考虑手术、肠穿孔时应立即手术治疗。

10 特别提示

1、禁食时间:一旦确诊应立即禁食,轻者5~10天,重者10~15天或更长。腹胀明显时给予胃肠减压。

2、恢复进食标准: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腹部X线平片正常,一般状况明显好转。如进食后患儿又出现腹胀呕吐症状,则需再次禁食。

3、喂养食品:开始进食时,先试喂5%糖水3~5ml,2~3次后如无呕吐腹胀,可改喂稀释的乳汁,从每次3~5ml开始,逐渐加量,每次增加1~2ml,以母乳最好,切忌用高渗乳汁。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