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

食材 食疗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 hú lú

2 英文参考

summer squash

3 注解

西葫芦Marrow (Cucurbita pepo)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中叶片具较少白斑,果柄五棱形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Cucurbita pepo L.,别名美洲南瓜茭瓜染色体数2n=2x=40(~42)。果实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现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栽培,殃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欧、美洲最为普遍。

西葫芦果实呈圆筒形,果形较小,果面平滑,以采摘嫩果供菜用。西葫芦以皮薄、肉厚、汁多、可荤可素、可菜可馅而深受人们喜爱,过去西葫芦一般要在5、6月份才能上市,近年来郊区不少地方采用地膜加天膜栽培,因而目前就已上市了。

4 西葫芦的别名

搅瓜、白南瓜、角瓜

5 植物学特征

茎矮生或蔓生,五棱,多刺。叶硬直立,粗糙,多刺,宽三角形,掌状深裂。雌雄异花同株,花单生,黄色。雄花筒喇叭状,裂片大,萼片下少紧缢;雌花萼筒短,萼片渐尖形。花梗五棱,果蒂处稍扩张。果实多长圆筒形,果面平滑,皮绿、浅绿或白色,具绿色条纹。成熟果黄色,蜡粉少。种子扁平灰白或黄褐色,周缘与种皮同色,珠柄痕平或圆,种子千粒重140g左右。

6 类型和品种

西葫芦按植株性状分三个类型。

6.1 矮生类型

早熟。蔓长0.3-0.5m,节间很短。第一雌花着生于第3-8节,以后每节或隔1-2节出现雌花。主要品种有:①花叶西葫芦:由阿尔及利亚引进。耐寒,叶面近脉处有白斑。主蔓5-6节出现雌花,以后每节有雌花。嫩果长筒形,皮色深绿,重0.5-1.0kg。②站秧西葫芦:东北地区栽培较多,株高30-35cm,能直立。嫩果长圆筒形,皮白绿色,重1-2kg。③一窝猴葫芦:中国北方栽培。主蔓第8节出现雌花,以后连续7-8节均有雌花。嫩果皮墨绿色,果面有5条不太明显的纵棱。每株可结瓜3-4年,单果重1-2kg。

6.2 半蔓生类型

中熟。蔓长0.5-1.0m,主蔓8-10节着生第一雌花,很少栽培。

6.3 蔓生类型

较晚熟。蔓长1-4m,节间较长,主蔓在第10节以后开始出现雌花。耐寒力弱,抗热性强。主要品种有:长西葫芦(又名苯西葫芦),北京地方品种,蔓长2.5-3.0m,果实圆筒形,皮墨绿、乳白及花色,长34-38cm,横径16-19cm,单果重2kg左右;扯秧西葫芦,甘肃地方品种,蔓长4m左右,果实圆筒形,果面有棱,皮白色,间有深绿色花纹。生长势旺,晚熟,产量高。

西葫芦中还有珠瓜(var.ovifera)和搅瓜(var,.medullosa)两个变种

7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近似于南瓜,其不同特点是:①生长发育的速度较南瓜稍快,果实生长期较短,为30-40天。②以嫩瓜为产品种子未变硬前采收,每株座果数和采果数均较多。③需水量大。

8 栽培技术

多一年一茬,一般行育苗移栽,南方无霜或轻霜地区,多在1月至3月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冷床育苗的播种期为3月上旬,露地直播多在3月下旬。北方春季须在断霜后定植,直播的须掌握在断霜后出苗。定植密度每亩1500株左右。短蔓类型不需整枝和压蔓。需经常灌水,保证嫩瓜迅速生长。开花后10-15天及时采收。

西葫芦南瓜属中其他栽培种之间的杂交亲合性不高。

9 西葫芦使用提示

每次80克

10 西葫芦营养价值

1. 西葫芦富含水分,有润泽肌肤的作用

2. 西葫芦调节人体代谢,具有减肥、抗癌防癌的功效;

3. 西葫芦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生剂,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力,发挥抗病毒肿瘤作用

11 西葫芦适合的人群

1.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2. 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

12 西葫芦食疗功效

西葫芦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效;

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渴、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13 西葫芦的食用建议

1. 不宜生吃;

2. 烹调时不宜煮得太烂,以免营养损失。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