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眼凤尾蕨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á yǎn fèng wěi jué

2 出处

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3 拼音名

Xiá Yǎn Fènɡ Wěi Jué

4 英文名

Two-eared Brake

5 来源

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眼凤尾蕨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biaurit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6 形态

植株高70-120cm。根茎木质,直立,顶端密被线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40-60cm,无毛,基部淡褐色,上部禾秆色至淡绿色;叶片厚纸质,无毛,长圆状卵形,长40-50cm,宽25-30cm,二回羽状深裂或基部三回羽状深裂;羽片8-10对,对生,有短柄,下部的斜展,上部的无柄,阔披针形,长15-20cm,宽3-5cm,顶端长尾尖,篦齿状深羽裂达羽轴两侧的宽翅,基部1对羽片的基部分叉;裂片20-25对,互生,镰刀状阔披针形,长1.8-3cm,宽5-7mm,全缘;羽轴呈禾秆色,叶脉明显,裂片基部上侧小脉与前面裂片基部下侧小脉联成弧形脉,在羽轴两侧形成1行狭长的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孢子囊群线形,沿裂片边缘延伸,裂片先端不育;囊群盖线形,膜质,全缘。

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1500m稍干燥疏阴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8 性味

苦;寒

10 功能主治

止痢;收敛止血。主泄泻痢疾外伤出血

1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12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止血、收敛、止痢的功能。用于痢疾肠炎外伤出血等症。

13 摘录

《中华本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狭眼凤尾蕨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狭眼凤尾蕨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古籍中的狭眼凤尾蕨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