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犀散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ū xī sǎn

2 《圣惠》卷八十五

2.1 方名

乌犀散

2.2 组成

犀角屑1分,独角仙3枚(微炙,去翅足),驴胎耳1分(烧灰),雀儿饭瓮5枚,干蟾1分(烧灰),白僵蚕2分(微炒),朱砂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丁香1分,蚕纸1张(出于者,烧),麝香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羌活半两,青黛1分(细研),天竹黄1分(细研)。

2.3 主治

小儿慢惊风,或发即戴眼向上,手足搐搦

2.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都研令匀。

2.6 附注

方中干蟾,《普济方》作“干蝎”。

3 《嵩崖尊生》卷六

3.1 方名

乌犀散

3.2 组成

犀角羚羊角牛黄(各另入)、天冬贝母、胡连、麦冬知母黄芩甘草

3.3 主治

鼻生疮。

4 圣济总录》卷五

4.1 方名

乌犀散

4.2 组成

犀角(镑)2两,丹砂(研)1两,独活去芦头)1两,丹参1两,远志去心)1两,人参1两,海荆子(炒)1两,防风(去叉)1两半。

4.3 主治

心中风精神冒闷,语声错误,恍惚多惊。

4.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酒调下,1日3次。

4.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5 《圣惠》卷六十九

5.1 方名

乌犀散

5.2 组成

犀角屑1两,赤箭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羌活3分,防风3分(去芦头),芎3分,桂心3分,羚羊角屑3分,独活3分,牛膝3分(去苗),五加皮3分,黄耆半两(锉),赤茯苓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生干地黄1两,道人头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酸枣仁3分(微炒)。

5.3 主治

人中风,筋脉挛急四肢疼痛,不能行立,神思昏闷,言语謇涩。

5.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半中盏,酒半中盏,加生姜半分,薄荷3-7叶,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5.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5.6 附注

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乌犀角散”。

6 《圣惠》卷四十七

6.1 方名

乌犀散

6.2 别名

乌犀汤

6.3 组成

犀角屑3分,龙齿1两,川升麻1两,茯神1两半,麦门冬1两半(去心),玄参1两,甜竹根(切)2合,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1两半,马牙消1两半。

6.4 主治

上焦虚热,睡卧多惊,往往心忪,不欲见人。

6.5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6.6 制备方法

上为散。

6.7 附注

乌犀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7 圣济总录》卷一二七

7.1 方名

乌犀散

7.2 组成

犀角(镑)1分,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4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牵牛子(熟炒)1两(生用半两)。

7.3 主治

瘰疬

7.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加腻粉1钱匕,五更初以糯米粥饮调下。至辰巳间,胸膈内作声勿怪,相次如筋线连内结子下,是病根也。更候20日,再1服,永愈。

7.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