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子

中药材 杀虫 消肿 中医学 中药中毒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ū jiù zǐ

2 英文参考

Chinese tallowtree see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乌桕子

乌桕子中药名,出自《本草拾遗[1]

3.1 别名

乌茶子[1]

3.2 来源及产地

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的种子[1]

3.3 性味

甘,凉,有毒[1]

3.4 功能主治

消肿,杀虫[1]。治肿毒,疥癣,榨油涂或研末调敷;手足皲裂,捣烂煎水浸泡[1]

3.5 使用注意

忌内服[1]

3.6 化学成分

种子蜡层含固体脂74.75%,壳含34.94%[1]。种仁含油64.1%,内含毒素不能食[1]

4 《*辞典》·乌桕子

4.1 出处

本草拾遗

4.2 拼音名

Wū Jiù Zǐ

4.3 别名

乌茶子(《天宝本草》)。

4.4 来源

大戟科植物乌桕种子

4.5 形态

植物形态详"乌桕木根皮"条。

4.6 性味

甘,凉,有毒。

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②《纲目》:"甘,凉,无毒。"

③《天宝本草》:"有大毒。"

4.7 功能主治

杀虫,利水,通便。治疥疮湿疹皮肤皲裂水肿便秘

①《本草拾遗》:"桕油,服一合,令人下利,去阴下水气。炒子作汤亦可。"

②《纲目》:"桕油,涂一切肿毒疮疥。"

③《天宝本草》:"通肠利便。治大便秘结水肿病,寒火结胸。"

4.8 用法用量

外用:榨油涂、捣烂敷擦或煎水洗。内服:煎汤,1~2钱。

4.9 附方

①治脓疮疥疮:桕油二两,水银二钱,樟脑五钱,同研,不见星乃止,以温汤洗净疮,以药填入。(《唐瑶经验方》)

②治湿疹乌桕种子(鲜)杵烂,包于纱布内,擦患处。(《闽东本草》)

③治竹木刺入肉:乌桕种子合冷饭粒捣烂敷患处,刺即逐渐浮出。(《泉州本草》)

④治手足皲裂乌桕子煎水洗。(江西《草药手册》)

4.10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3.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乌桕子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乌桕子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