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ěi

2 概述

痏(wěi,音委):1.瘢痕;2.针刺的刺数;3.穴位;4.疮疡

3 瘢痕·痏

痏原指瘢痕针灸学中指针刺后所留的针眼。《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出血。”《类经》张介注:“痏,针瘢也。”又指针刺的次数,针一次称一痏。《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厥阴之脉,令人腰痛……刺之三痏。”王冰注:“三刺其处,腰痛乃除。”[1]

4 针刺的刺数·痏

指针刺的刺数。《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篇》:“刺之三痏。”

5 穴位·痏

痏指穴位。《黄帝内经灵枢·热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三痏。”

6 疮疡·痏

痏指疮疡。《章太炎医论集》:“《本经》言其主治恶疮火疡,则肠中疮痏自除矣。”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1.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古籍中的痏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