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类型偏头痛

神经内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è shū lèi xíng piān tóu tòng

2 疾病分类

神经内科

3 疾病概述

偏头痛是一种以单侧为主的反复发作性的血管头痛。是临床上面常见的头痛之一。

病因:本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的原因有遗传因素、血小板生化改变、内分泌因素、饮食因素、情绪紧张及气候变化等。

临床表现:多为单侧,也可双侧。发作频率一年数次至每月数次不等。其表现可分典型偏头痛、普通偏头痛和特殊类型三种:

1、典型偏头痛约占偏头痛的10%,多有家族史,有明显的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视觉症状,如闪光、冒金星、暗点等。头痛部位多在一侧前额、跟部及眼眶周围,呈搏动性痛、胀痛、钻痛等。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房汗、畏光、畏声、恶心、呵吐等。

2、普通偏头痛约占偏头痛的60%,前驱症状常不明显,可在头痛前数小时或数日出现一些胃肠道症状或轻度情绪改变。头痛部位及性质与上一型相似头痛持续时间可达我天,家族史多不明显。

3、特殊类型:

1)眼肌瘫痪偏头痛

2)偏瘫偏头痛

3)基底动脉偏头痛

4)腹型偏头痛

4 疾病描述

偏头痛发作期或头痛消退后可伴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包括偏瘫、偏侧感觉缺失、失语或视觉障碍等。

5 症状体征

(1)偏瘫偏头痛:临床少见,多在儿童期发病。偏瘫可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可单独发生,亦可伴偏侧麻木、失语,偏头痛消退偏瘫可持续10分钟至数周不等。可分为两型:家族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散发型可表现为典型、普通型与偏瘫偏头痛交替发作。

(2)基底型偏头痛:或称基底动脉偏头痛。较多见于儿童青春期女性,出现头痛脚轻、眩晕复视眼球震颤耳鸣构音障碍、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共济失调意识改变、跌倒发作和黑朦等脑干和枕叶症状提示椎- 基底动脉缺血。多见闪光、暗点、视物模糊、黑朦、视野缺损等视觉先兆,先兆症持续20-30分钟,然后出现枕部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

(3)复杂型偏头痛:指伴先兆延长的偏头痛症状同优先照的偏头痛,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中仍持续存在,延续时间在1小时至1周之内,神经影像检查排除脑内器质性病变。

(4)偏头痛等位症:老年人儿童可出现反复发作症状、如眩晕呕吐腹痛腹泻、肢体和关节痛,不伴头痛发作。

(5)眼肌麻痹偏头痛:较少见。当偏头痛发作开始时或发作后头痛逐渐消退之际,头痛侧出现眼肌瘫痪动眼神经最常受累,有的病例同时累及滑车和外展神经,引起眼肌麻痹,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该型偏头痛多有无先兆的偏头痛病史,应注意排除颅底内动脉瘤糖尿病眼肌麻痹

(6)晚发偏头痛:45岁以后发病,发作性头痛可伴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失语和构音障碍等,每次发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基本相同,持续1分钟至72小时。应排除TIA和RIND等。

6 病理生理

同“偏头痛”。

7 诊断检查

同“偏头痛”。

8 治疗方案

主要为发作时及间歇期治疗:

1、发作时治疗在发作早期即给麦角咖啡因。

2、间歇期治疗对发作频繁,应预防性用药,可选用下列药物

a.苯噻啶

b.心得安

c.西比灵

9 预后及预防

预防:注意头痛发作的规律及诱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不宜摄进高脂食物和饮酒。发作时须静卧,保持安静。尽早求医处理。

10 特别提示

1、不要过饥过饱、饮酒以及摄入高脂肪食物,因特异食物而诱发者应避免。

2、多食用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偏头痛患者平时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4、轻音乐有镇定作用,有助于缓解偏头痛

5、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劳。

6、发作时应保持安静,静卧休息。

真正的偏头痛是有家族性的,女性往往比男性多两倍。第一次头痛发生于20~30岁。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特殊类型偏头痛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殊类型偏头痛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殊类型偏头痛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