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神针集解

书籍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yǐ shén zhēn jí jiě

2 注解

太乙神针集解》为书名[1]。清·孔广培[1]。一卷[1]。刊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1]

太乙神针集解》为《太乙神针》的改编本。《太乙神针》为针灸书,1卷,撰人佚名[2]。约成书于18世纪中(清雍正年间)[2]。又称《太乙针》[2]。原是在药卷灸法的一种形式即雷(神)针的基础上调整了原来的处方而重新命名的,有其一定的疗效和特点[2]。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这种疗法[2]。首载太乙神针方,次为用针法人神禁忌、正面及背面穴道图及说明等[2]。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故流传的各种刊本甚多,其中有不少改编本,增订穴位及歌赋而改易书名者[2]。如《太乙针方》、《太乙神针灸法》、《太乙神针集解》等,内容大致相同[2]

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8.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古籍中的太乙神针集解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