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胳

针灸学 经穴 中医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yīn gē

2 注解

太阴胳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漏谷。“胳”,《针灸资生经》作“络”。[1]

漏谷经穴名(Lòugǔ SP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漏:漏下;谷:五谷。本穴善治泄泻痢疾,故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正坐或仰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有健脾化湿理气宣痹的作用。主治脾胃、肝肾、少腹等疾患,如脘腹胀满、肠鸣切痛、泄泻赤白痢、饮食不化、小便不利遗精疝气少腹疼痛、下肢湿痹足胫肿痛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癔病脚气等。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2]

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6.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41.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古籍中的太阴胳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