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面枇杷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í miàn pí pá

2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3 拼音名

Shí Miàn Pí Pá

4 英文名

dictyoneura Paraboea

5 别名

大还魂、吊气还魂、山枇杷

6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网脉旋蒴苣苔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boea dictyoneura( Hance)Burtt[Boea dictyoneura Hance]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7 形态

网脉旋蒴苣苔,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粗壮,长1.5-2.5cm。叶基生;叶片长圆形、狭长圆形,长7-14cm,宽1.2-4.5cm,先端尖,基部渐下延成柄,边缘具不整齐的疏锯齿,上面被绵毛或近无毛,下面密被褐色毡毛,侧脉5-6对,细脉网结。花序3-5,从叶丝中抽出,每花序具多花;花序梗长14-17cm;苞片2,长约1cm,被白色绵毛;花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外面被白色绵毛;花冠淡紫色,长1.2-1.5cm,直径约1cm,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卵圆形,下唇3裂,裂片相等;雄蕊2,花丝着生花冠近基部,退化雄蕊3;子房狭长圆形,长约6mm,花柱上部弯曲,柱头1,头状。蒴果线状长圆形,长2-3cm。花期4月,果期5-6月。

8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800m的石山林中或林边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9 性味

味辛;性温

10 功能主治

散瘀消肿。主跌打骨折血瘀肿痛

1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12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或全草:味微苦、辛、性温,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能

13 摘录

《中华本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石面枇杷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石面枇杷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