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调节药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ēng wù fǎn yìng tiáo jiē yào

2 注解

3 概述及分类

生物反应调节剂是一种能调节生物机体防御功能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病、抗癌能力药物,多由生物中提取。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是国际上广为关注的全面调节人体生命活动平衡生物制剂

生物反应调节剂主要有生物工程细胞因子、过继转移免疫细胞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和基因重组分子疫苗。其调节作用对象是神经免疫内分泌人体中枢性调节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细胞基因的表达。因此,国内外专家将BRM作为维持神经(N)、免疫(I)、细胞基因(C)和内分泌(E)这人体四大网络(NICE网络)平衡的有效调节剂,在新世纪保健中生物反应调节剂也成为个体化修复亚健康的重要措施。

它包括:1、增强、调节和恢复机体免疫应答的非特异性成分,如灭活病毒细菌细菌多糖等;2、干扰素干扰素诱生剂;3、胸腺激素胸腺因子;4、淋巴因子细胞因子;5、单克隆抗体及其交联物;6、重新被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7、肿瘤抗原及其疫苗等。

4 调节机理

着生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细胞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大量的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细胞基因表达和调控之间具有广泛而密切的网络联系,并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发现和新概念,逐渐形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基因互交叉和渗透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网络学。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人类认识复杂而精密的生物整体调控奠定基础,并可进而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NIE网络)除了各自独具的经典内容外,共同担负着控制机体内基本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和防御。三个系统在体内的分布作用均广泛。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神经递质神经肽支配和作用于各种组织器官,其中也包括内分泌免疫组织器官内分泌系统则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控制器官,如胰腺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以及释放的各类激素广泛影响各组织营养代谢生长发育等基本生理功能免疫系统胸腺、脾、遍及全身的淋巴组织以及骨髓产生和释放出淋巴细胞细胞因子抗体补体等一系列免疫细胞免疫分子,通过血液循环淋巴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也包括神经内分泌组织器官

NIE网络系统具有共同的基本功能,即对内外环境信息的感受和传递。各类理化、生物和心理因素的刺激信息均可直接或间接地由三个系统感受和传递。但也有偏重,如神经系统感受和传递冷、热、触觉刺激信息内分泌系统感受和传递发自神经免疫系统的各类信息免疫系统则主要感受和传递生物性因子,如病毒细菌感染刺激信息

NIE网络系统间相互联系的信息分子主要是各类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免疫分子。以往认为,神经系统产生释放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内分泌组织合成释放,免疫分子仅是免疫器官的产物,这种认识已被打破。大量研究证实,这些信息分子恰好是三个系统组织共同具有的,其相应受体也广泛分布于三个系统组织器官。例如IL-1、IL-2及其受体在脑组织中存在,淋巴细胞可表达产生β-内啡肽和生长激素及其受体。一些细胞表面分子也可在三个系统细胞上重叠分布,如MHC-Ⅰ类和Ⅱ类分子可以存在于免疫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垂体细胞也存在于胸腺内树突状细胞啮齿类动物神经元细胞胸腺细胞共同表达Thy-1抗原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分别存在着极其严密和精细的内部调节机制,在细胞分子基因水平上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网络,通过相互刺激、相互制约,达到系统内部的自我调制和相对稳定。但三个系统的内部调节机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在某些环节或机制上相互交织,由此构成机体内立体网络调控,对于在整体水平上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 作用特点

(1)能够迅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和抗癌潜能

(2)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迅速消除各种肿瘤并发症;

(3)能够有效分化肿瘤细胞,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4)显著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和机体对放化疗毒性耐受性

6 临床应用

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临床应用源于生物医学科学家的免疫网络调节实践,早在1908年,Paul Ehrlich提示年青机体内存在着保护机制,使突变细胞克隆能潜伏几十年而不致发展成为肿瘤。以后,Burnet创立了免疫监督理论,机体的免疫监督机制可以识别与防御肿瘤发生与发展,这亦是如今研究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主要理论基础。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学者们致力于寻找有效的免疫促进剂,在细菌及其产物中进行大量筛选工作,对于有效的细菌制剂又进行活性成分分离与纯化,希望能找到化学结构明确、活性高的成分。其次,随着免疫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对胸腺素转移因子免疫球蛋白免疫调节作用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过渡到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1970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从天然植物中发掘出有效免疫调节药物人参多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黄芪多糖等亦相继报道。70年代各种细胞因子相继发现,重组DNA技术和杂交瘤技术的发展使细胞因子的大量生产有了可能,为基础与临床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90年代初,白细胞介素-2(IL-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α-干扰素(IFN-α)相继批准上市,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新的细胞因子陆续发现,有关细胞因子的理论与细胞因子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疗法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生物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与热点。这就使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研究进入了人体抗衰保健的一个新时代。

7 相关出处

新编药物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