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谈中药的变通使用
第四卷附录中药的资源,相当丰富,中药的品种,相当繁多。我国疆域广大,过去由于交通的不便,尽管是甲地易得之品,往往乙地又有一时不济现象。再则,有些药材,本身就是很稀少的东西。所以古代医家,便想出种种解决...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四卷附录;明;李中梓十三方的总结
...敷药,方得穿破。疮未化脓时,不可使用。(10)熏洗汤中药味有镇静镇痉,杀菌消炎,祛风除湿诸种作用,凡红肿疼痛的阳性炎症,皆可熏洗,功能消炎、解毒、镇痛,是一种具有药效的水疗法。(11)天然散的生肌作用最强...
中医古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明;张觉人十、腰痛门
...尽量伸展,手掌向四方回转,另一手下垂,掌心向下用力按。然后将两手掌相合头上,指与指用力互推,侧身斜倾,转身抬头似看向上的手掌,并使心气向下疏散放松,感到向下的气又向上循行即达最大限度。左右上下作二十八...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二十二、遗泄门
...将两膝曲到脐部,或左或右,侧卧。用手托兜阴囊,一手按在脐下丹田,戒除思欲房室性事,这样可使精固不泄,身心安康,不再遗精。小结∶本篇对遗精提出两种导引法∶一法是兜阴囊擦丹田,行九阳之数。以壮阳补精。后世...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十二、积聚门
...反复做。可消除积聚和心下不适。〔原文〕四法∶以左手按右胁,举右手极形。除积及老血。〔解说〕以左手按右胁,尽力将右手举高。可治疗积聚和陈旧血积。〔原文〕五法∶闭口微息,正坐向王气,张鼻取气,逼置脐下,小...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补遗
...并行刊正。具补遗于篇首,仍列诸病方治于逐病门中。〔按∶原书此处列有煎厥等62种病候(详细名目见卷首目录)的总论补遗,但后世复刻时已将上述各该病候的总论分别补入以下各卷的有关病候中。故此处的补遗部分,实际...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三;宋;由政府组织编写(一)修真书六字诀
...应用模式有多种,可以单默念一字,如“嘘”字;也可以按顺序念如嘘、呵、呼、吹、嘻;可以结合脏腑病症的主治字念,如肝病读嘘字,心病读呵字,脾病读呼字,肺病读字,肾病读吹字;还可以按寒热症候念,如热证读呵字...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二十七、老人门;明;胡文焕七、痰饮门
...通者,一为之,令此身囊之中满其气。”“不息十通”即按不息法做十遍。(2)用鼻吸气五次,口吐气一次为一通。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痈疽病养生方导引法”说∶“鼻内息五方一吐,为一通。”笔者认为此处的“通...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产妇推行年等法并安产图
卷第一百五十八产妇推行法(文略。其属性为按产妇年龄--自十三岁至四十九岁,推算安置产妇床帐、睡卧、便溺以及弃置污水的忌宜方向)日游图推日游法(图、文俱略,其属性为推算产妇避忌“日游神”的日子)十二月产图...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五十八;宋;由政府组织编写(七)入水法
...行气,此即所谓不伤水的功法,“不没法”参照入火法,按“不伤法”解释。1、面向北方,箕踞而坐,用两手拉两脚的五趾,可治疗大腿痿软,腰部筋脉拘急。2、采用屈膝张脚踞坐势,用两手从腿弯处伸入按地,把脚放在手上...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十四、补益门;明;胡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