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谈中药的变通使用
...纳成类,供从事中医中药者之参考。1.限于地域的变通使用(1)植物──《本事方》引柳柳州纂《救死方》用橘叶,注云∶“北地无叶,以皮代之”。又《圣济总录》治干香港脚之杉节汤,亦用橘叶,注云∶“皮亦得”。当...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四卷附录;明;李中梓十三方的总结
...功能毕具,凡阴疽恶毒,及阴阳夹杂症之偏于阴者,都可使用,惟阳性病则不相宜。适用于漫肿无头,昼轻夜重,皮色不变,顽麻木硬等症,未成者能消,已成者速溃。据编者临床上的应用,对瘰结核(勿论梅毒性、结核性),...
中医古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明;张觉人第一节·病中调护法
...疗过程中一个重要关键,医药疗效之显著与否?与调护的合理不合理有密切关系。中医文献记载,因失于调护而造成事故的例子,是不少概见的。例如《冷庐医话》载∶秀水王氏子患身热、咳嗽、由于不忌风冷和饮食,结果致疹...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十二章·调理诸法;清;俞根;徐荣斋第一节·小伤寒
...这里所订病历(因、证、脉、治四项),在当时确是一个合理化的处方程序。不过,它说脉部分,多数引用经文以印证脉象,各篇一律,仿佛从前的注疏文本,但求合式,不考虑到应用方面;以这样注疏模式来解说脉象,是否可...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七章·伤寒本证;清;俞根;徐荣斋第三节·脉理新解
...心组织机能障碍诸端是也。其二十八脉中,更就鄙见认为合理者,得十八脉,分类区别如下∶(一)心脏排血力量之关系排血量充实者──洪。排血量弱小者──芤、微、弱。(二)脉管之关系脉管粗而排血量充实者──洪。脉...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六章·伤寒脉舌;清;俞根;徐荣斋第五节·起居调理法
...安危。多有责之于医。不知侍疾者对于病患。往往居处不合理。身体不清洁。寒温不适宜。卧起不定时。不但无助医家治疗之能力。实则助长病菌之孳生。爰将上述应注意各点。胪举于下。整居处《千金方》云。凡居处不得过于...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十二章·调理诸法;清;俞根;徐荣斋第二章·六经方药
...为了符合实际应用,把吐法改作和法。但六法顺序(不是使用时的程序),先清后补,是无庸置疑的;今把它转易过来,其中“汗法”是使病毒从汗腺排泄以出,“下法”是使病毒从大便排泄以出;这两法,均以排除疾病之毒素...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清;俞根;徐荣斋锅烈制法
...(如碗上有水银星珠,是武火用早,水银首先飞上,不可使用),此为一转,又名一打。(6)取第二份药末同一转扫下丹药调匀,合为一处,如前升炼三炷香,冷定取药,是为二转灵药。(7)取第三份药末同二转灵药调匀,合...
中医古籍;外科十三方考;中编处方篇;明;张觉人十、解诸毒候
...候也。岭南俚人别有不强药,有蓝药,有焦铜药,金药,菌药,此五种药中人者,亦能杀人。但此毒初着,人不能知,欲知是毒非毒者,初得便以灰磨洗好熟银令净,复以水杨枝洗口齿,含此银一宿卧,明旦吐出看之,银黑者是...
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六蛊毒病诸候(下凡二十七论);隋;巢元方(十)王子乔八神导引法
...度。采用坐位,细匀地咽气,五六遍若仍无疗效,再反复使用这种方法,直至病苦消失为止。病者练功时,可采用仰卧位,披发,如前面说的方法行气,即缓慢地用口纳气,引入腹内,尽量使纳气深长,但又要让气息细微,达到...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十四、补益门;明;胡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