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竭
拼音:zhòngjié重竭治疗学名词。指正气已虚,因误治再次耗伤正气,使之枯竭。《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
中医治疗学解结
...于外”的经络之功。《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内经》的这些理论明确的强调了“解...
中医学;针灸学息高
...源,盖呼吸之门也,关系人之生死者最钜。息高者,生气已绝于下而不复纳,故游息仅呼于上,而无所吸也。”病情危重,元气虚竭时,可见本证。参见肩息、张口抬肩条。
中医证名草豆蔻丸
...复其仇也,大胜必大复。故皮毛、血脉、分肉之间,元气已绝于外,又大寒大燥二气并乘之,则苦恶风寒,耳鸣,及腰背相引胸中而痛,鼻息不通,不闻香臭,额寒脑痛,目时眩,目不欲开,腹中为寒水反乘,痰唾沃沫,食入反...
中医学;方剂学;方剂十二法
...将针拔出,而将针提至天部在皮下停留一段时间,使荣卫之气疏散,不致随针外逸的方法。《大成》:“指留者:如出针至于天部之际,须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也。”针摇:针摇即摇法,指出针时摇动针体的一种手...
中医学;刺法于应震
...术。《平阳县志》载有同邑贡生乔绪启者,因患伤寒证,气已绝。于氏诊曰:尚有微息,急调药灌之,仅下咽数匕而醒,又调治数日,已如常人。其医术精妙有如此者。
医家;人物百科;明代气绝
...衰竭败绝的疾患。《难经·二十四难》:“手足三阴三阳气已绝,何以为候,可知其吉凶不?……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目瞑者,为失志,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目瞑也。六阳气俱绝者,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
中医学;中医病证名热厥证
...或为畏寒或为战栗,此以热极于内,而寒侵于外,则寒热之气两不相投,因而寒栗。此皆寒在皮肤,热在骨髓,所谓恶寒非寒,明是热证。但察其内证,则或为喜冷,或为便结,或小水之热涩,或口臭而躁烦;察其脉必滑实有力...
中医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辨证;中医证名下
...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27]指在泉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28]从高处到低处。《古今医案按》:“忽下榻行步如故。”[29]指服药。《金匮要略》:“炼蜜和丸梧桐子大,...
阳盛格阴证
...或为畏寒或为战栗,此以热极于内,而寒侵于外,则寒热之气两不相投,因而寒栗。此皆寒在皮肤,热在骨髓,所谓恶寒非寒,明是热证。但察其内证,则或为喜冷,或为便结,或小水之热涩,或口臭而躁烦;察其脉必滑实有力...
中医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辨证;中医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