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阴三阳穴流注法第二(下)
卷二十九针灸上胃,出于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荥,注于陷谷为输,过于冲阳为源,行于解溪为经,入于三里为合。胆,出于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荥,注于临泣为输,过于丘墟为源,行于阳辅为经,...
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针灸上;唐;孙思邈第二十六问妇人偏喜酸物或嗜冷
卷上答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者。酸苦甘辛咸是也。五味各有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是谓五入也。肝藏血。妇人以血为主。所以偏喜酸物食者。酸入肝而养血。血得其酸物。所以舍藏也。...
中医古籍;女科百问;卷上;宋;宋仲甫龋齿第二十一
卷第三十四《巢氏病源》小儿齿痛风龋候∶手阳明、足太阳之脉并入牙齿。风气入其经脉,与血气相搏,齿即肿痛,浓汁出,谓之风龋。《千金翼》治齿龋方。上切白马悬蹄,可孔塞之,不过三度。(《圣惠方》用夜眼。)《圣...
中医古籍;幼幼新书;卷第三十四;宋;刘昉首尾调和第二十一
卷之二麻喜清凉痘喜温。痘麻治法不同伦。麻苗痘实无人解。首尾调和法宜遵。痘麻两症。皆系胎毒。均属心火。而麻则喜清凉之药。如古方化斑汤。以元参易人参。去升麻、甘草、早米。万氏升斑汤去白桔梗、甘草是也。痘喜...
中医古籍;麻科活人全书;卷之二;清;谢玉琼恩第二十二则·大楗骨膝盖骨
大楗骨,名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锤,接于骨,统名曰股,乃下体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其下有膝盖骨,即连骸,又名膑骨,形圆而扁,覆于楗上下两骨之端,本活动物也。内面之筋,上过大腿至两胁...
中医古籍;伤科补要;清;钱潢齿根肿痛第二十
卷第三十四《千金翼》齿根肿痛方。生地黄独活(各一两)上二味切,以酒渍一宿含之。《千金翼》又方上常以白盐末封齿龈上,日一夜二。《千金翼》又方上扣齿三百下,日一夜二,即终身不发,至老不病齿。《千金翼》治齿...
中医古籍;幼幼新书;卷第三十四;宋;刘昉治疣目方第二十二
卷第四《病源论》云∶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裹,粗强于肉,谓《葛氏方》∶以盐涂疣上,令牛舐之不过三。又方∶作艾炷如疣大,灸上三壮。又方∶以硫黄揩其上,二七过佳。又方∶蒴赤子坏...
中医古籍;医心方;卷第四;日本;丹波康赖论痘疹已出证第二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疮疹已出而腹胀者何?此阴阳不和也。此毒瓦斯陷伏入里也,二者缘毒瓦斯已出而未尽,又正热,或外伤寒而内伤于冷也。大抵疮毒正作,热毒蕴积,则多渴烦躁而引饮,又或投凉药,或饮冷...
中医古籍;奇效良方;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明;董宿华佗论痈疽疮肿第二十一
卷上夫痈疽疮肿之作,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也。其行也有处,其主也有归。假令发于喉舌者心之毒;发于皮毛者肺之毒;发于肌肉者脾之毒;发于骨髓者肾之毒;发于下者,阴中之毒;发于上者,阳中有毒...
中医古籍;外科精要;卷上;宋;陈自明病本篇第二十五
卷四马云。此与素问标本病传论相同。然凡病必先治其本。若中满与大小不利。则不分标本。而必先治之。本经以本篇论标本。后论病传分为二篇。素问合标本病传论。共为一篇。(详义见于素问识当参考)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
中医古籍;灵枢识;卷四;日本;丹波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