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阳浮
...为病机。病因病机: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症状:症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治疗:治宜滋阴降火。
中医学;中医病机;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阴盛阳虚
...:“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这是在脉诊上的反映,因阳虚于外,故浮取则脉小;阴盛于内,故沉取则实大。
中医学;阴阳学说;中医病机;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脉象;脉学术语;脉诊医学正传
...抟撰于1515年。此书前列“医学或问”51条,系虞氏对医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以申明前人“言不尽意之义”(见凡例)。次分述临床各科常见病证,以证分门,每门先论证,次脉法,次方治。凡所述诸证,均先立论,必以《...
古籍;书籍;中医综合性著作;明代医学问对
...痉、瘈、痫、厥四症等反复辨析,揭示其辨证要点与治疗上的不同。论述能抓住证治要点。是一本较好的参考读物。原系抄本。后收入《三三医书》。
古籍;书籍;医论著作;清代治腑者治其合
...的下合穴。治腑者治其合指治疗六腑病要取位在足三阳经上的六腑合穴。《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邪在府,取之合。”《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合治内府。”
中医学;针灸学;取穴法指骨
拼音:zhǐgǔ英文:phalanx;phalange指骨解剖结构名。指解剖学上的同名骨。《伤科汇纂》:“两手十指骨,又名竹节骨,共二十八节。”
脏腧
拼音:zāngshù脏腧指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脏腑背俞穴。《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腧也。”脏腧亦作“脏输”。指五脏六腑在背部的俞穴。
中医学;针灸学;经穴;腧穴学天宝本草
...作。一卷。书的名称是因治病草药有如天宝之义,与历史上的年号“天定”无关。撰人不详。本书将药物按药物四气分为寒、热、温、平四大类。以歌赋的形式介绍149种草药。现有1939年刊本。
中医学;书籍伤寒六书
...辨证识病、区别病因及用药法则,并论男女伤寒等在治疗上的不同。6.《伤寒明理续论》:陶氏根据个人见闻,参考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体例和内容,予以补充修改而成。陶氏著作受朱肱《南阳活人书》的影响较大,而六种著...
中医学;书籍;古籍;明代;伤寒著作琉球百问
...涉针灸、本草等内容。反映出曹氏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上的成就与学术思想。于拟制方药、论述医理均有所发挥。现有《三三医书》本。并且收入《国医百家》丛书中。现存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