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感染的表现有何特点?
...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按其主要症候群,可分为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和局部化脓性感染四型。 (1)肠炎型(食物中毒):是沙门氏菌感染最常见的形式,潜伏期一般为8~24小时。起病急骤,常伴有恶寒、发热,但热度一般...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腹泻防治300问知病必先知证——《伤寒论》中的辨证方法
...证,构成一个辨证的体系。 一、推理定证第148条:“伤寒四五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读方与用方:理中丸治疗霍乱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第386条。 《伤寒论》第386条和第387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浅谈《伤寒论》中桂枝汤的加减运用
【摘要】桂枝汤是《伤寒论》群方之冠。归纳其加减运用有用量变化,加味变化,减味变化,加减味变化,加味及增量变化,合并应用变化等。仲景的用药特色体现在:灵活化裁,使其方尽其法,方法贴切,治尽其能。正所谓“...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3期寻找经方医学的生长点(下)
...种状态,而只有去“做什么才能提供一种说服力。《伤寒论》那些是不言自明的方证,其中决定性的力量,并不是来自“不言自明的条文,而是来自“我认为。“我认为它不是自以为是的自我言说,而是要经过打磨...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证
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证伤寒病六经分治之外,又有不分经之病,附载于伤寒分经之后者,又宜择其紧要者,详为诠解,而后学治伤寒者,自能应变无穷也。《伤寒论》原文︰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胸上有寒...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李永清:论《伤寒论》的六经理论
六经为《伤寒论》的精髓,既是分病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然而,由于六经理论缺乏系统性与合理性,因此,就一直存有争议。 六经分病理论缺乏系统性与合理性 东汉张仲景根据《素问·热论》关于一日太阳,...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杨瑶瑶:黄连汤中桂枝琐谈
黄连汤出自《伤寒论》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本方由黄连、干姜、桂枝、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组成,具有清上温下、降逆止痛之功,治疗上热下寒错杂之证。 方中...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暑温
22.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甚渴,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脉芤甚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标「暑温」之大纲也。按温者,热之渐。热者,温之极也。温盛为热,木生火...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温病条辨中医临床应重视经方的学习和使用
...书,而以己意出入耳。”徐灵胎说:“《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中诸方,大半皆三代以前遗法,其用药之义与《本经》吻合无间。”经方之所以必须掌握,就因为它们经过的历史最长,服用过的人最多,其疗效也最可靠。也就...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