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证五十六
陶节庵曰:凡看伤寒,极要识各经中死证死脉,须一一理会过,免致临病疑惑。但见死证,便当以脉参之,如果有疑,切莫下药,虽至亲俛恳,亦不可治,倘有差失,咎将归于己矣。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入,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阐发祝味菊学术思想的佳作——读《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有感
...前言所谓“祝先生治起病来心狠手辣、一针见血”,若《伤寒质难》中提到民国十八年与国医界发生纠纷的故事,均可入稗家之流。 更予我意外之喜的是本书的评按。说意外,是因为今人学无根基而喜雌黄前辈。古人以评按...
中医中药;中医文化吴忠文:《金匮玉函经》辨证新说
笔者读、学、用《伤寒论》50年,从开始当学徒起,就练读、记、背的硬工夫,对于其中难点一一存疑。直到现在始终循着仲师的系统思维,逐步在临床实践中边学边用,点滴积累,渐渐明了,将实践上升为理论。 现在要学...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病可发汗证第二
...逆。坚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病者烦热,汗出即解。复如疟状,日晡所发热,此属阳明。脉浮虚者,当发其汗,...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脉经;脉经卷第七倪诚:五苓散重在治三焦气化不利
对于五苓散证的认识,多年来伤寒学界和方剂学界一直囿于“膀胱蓄水说,以至于人们误以为五苓散是中医的“利尿剂。本文拟根据《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的论述,结合《伤寒论》...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医籍序文:中医药文化研究新视野
...旄曰:“古人作书,大旨多从序中提出。如张仲景《伤寒论·自序》,先是批判士人“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而是“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及致祸至,则求诸巫祝,整个社会风气如此,&ldq...
中医中药;中医文化《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研究《伤寒论》的理论,可称丰富多采,美不胜收。如用六经六气、标本中见的理论,指导六经辨证论治之法的,则称之为“气化学说”而名称前茅。在清代这个学说非常盛行,其代表人物则有张隐庵、张令韶、陈修园等...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张仲景治疗心血管疾病探讨
...悸、“怔忡、“胸痹等范畴。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有大量类似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的记载:“心下悸、“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脉结代,心动悸、“胸闷烦惊,谵语、“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等...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2期绍兴续添方
...应梦人叁散 治伤寒体热头痛,及风壅痰嗽咯血等疾。甘草(炙)六两人叁桔梗(微炒)、青皮(去瓤)白芷乾葛白术各三两乾姜(炮)五钱半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二中医证治四维理论
...疾病的产生、发展及变化。《素问•热论》载:“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二日,阳明受之,故身热……三日,少阳受之,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故腹满而嗌干……五...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