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拳
拼音:wángquán王拳(15世纪初)为明代民间著名医生。大河(今江苏淮安)人。精于外科,子孙共六代都是外科医生,当时称为“大河外科”。并有《大河外科》一书传世。现有日本刊本行世,国内未见。
中医学;中医学家竹筒吸法
...tǒngxīfǎ英文:bamboocuppi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竹筒吸法为外科外治法之一。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外科用特制竹筒于痈疽溃后吸脓外出之技术。又称药筒拔法、药煮吸筒拔法。即根据不同证情,选用相应药物,与竹筒(一头留...
中医学;中医治法;中医治疗学;外治法疮疡经验全书
拼音:《chuāngyángjīngyànquánshū》《疮疡经验全书》外科著作。十三卷(又有六卷本,内容全同)。又名《窦氏外科全书》,旧题宋·窦汉卿撰,实为1569年窦梦麟补辑明代以前外科诸书而成。卷一咽喉牙舌毒;卷二发胸面部疽毒...
暑疖
...(summerfuruncle)为病名。为夏季好发于头面部的疖。见《外科启玄》卷七。暑疖亦名暑疡、暑令疡毒小疖。暑疖的治疗:《外科启玄》卷七:“夏日受暑热而生,大者为毒,小者为疖。令人发热作胀而痛,别无七恶之证。宜清暑...
中医学;中医外科学;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外科感染;普通外科;中医病名;疮疡;疖祁坤
...人。幼而聪敏,广读经书,后于顺治间为御医。专门研究外科,闻名于当时。曾任太医院院判等职。撰有《外科大成》一书。认为外证难于内证,而医家多重内而轻外,有失偏颇,遂著《外科大成》,此书内容丰富,后为其孙祁...
中医学;清代;人物百科;中医学家刘涓子
拼音:liújuānzǐ刘涓子(约370~450)为晋末外科医家。京口(今镇江)人。善医学,尤精外科方术。义熙六年(410)隋刘裕北征,有被创者以药涂之即愈。后居秣陵,撰《刘涓子鬼遗方》10卷,永元元年(499)由龚庆宣编定。今...
中医学家;人物百科;晋代;中医学;外科医家高文晋
...经四十余年,遍游六七省,寻访名师,搜求古训,集成《外科金针》及《花蜜若图说》等十余种。后将《花蜜若图说》与《窦氏外科全书》合而为一,选摘其要,编成《外科图说》四卷。详明外科痈疽疮疡方药、制药法、手术法...
清代;医家;人物百科耳后发
...ularcarbuncl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耳后发为病名。1.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九。即锐毒。锐毒即发于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的有头疽。见《外科正宗》卷一。又名耳后发、耳后疽、耳后疮、发颐、参发颐、耳后毒。多因情志内伤,郁火...
中医学;中医病名疮肿科
...huāngzhǒngkē疮肿科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外科。早在唐代,太医署就将医科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五科。疮肿科主要负责跌打损伤、疔疮肿疡等方面疾病的医疗任务,因此,大致相当于现在外...
便毒
拼音:biàndú概述:便毒:1.经外奇穴名;2.外科学病名。经外奇穴名·便毒:便毒为经外奇穴名。出《外科大成》。《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位于前臂屈侧,腕横纹上4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处。主治腹股沟淋巴...
中医学;针灸学;经外奇穴;中医病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