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发现:DARC对乳腺癌具有负性调控作用
本报上海讯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邵志敏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ARC)在乳腺癌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负性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日前刊登在最新出版的...
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从该角度来研究HCV的致病机理及造成肝细胞损害的机制,取得了很大发展。1HCV基因组与HCV致病性的关系HCV基因组是一单股正链RNA,全长9600个碱基对(bp),含有一个大的...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我学者首次发现抗HBV末端蛋白杂交瘤细胞系
2006年02月08日《中国医药报》9日前,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赵玉红实验师等,采用经原核表达的乙肝病毒末端蛋白(HBV-TP)免疫BALB/c小鼠,通过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S2/0融合克隆,从而成功地获得被命名为E3mAb、F...
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华人学者大规模基因组研究受广泛关注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基因组研究。他们发现,少数幸运儿虽然携带孟德尔遗传病的致病突变,但并未表现出任何疾病症状,成功抵抗了严重的儿童遗传病。这项研究在NatureBiotechnology上...
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复旦大学学者探索“大脑神经网络形成之谜”获重要进展
经3年多潜心研究,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禹永春副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与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时松海课题组合作,在“脑神经环路发育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首次发现,脑神经元间由“电突触”介导...
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神经科华裔学者《Cell》解析细胞衰老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小鼠衰老相关的两条途径联系了起来,这证实了研究人员之前的假设:衰老相关的组织,器官,甚至面部皮肤的退化是一个主动,有计划的过程,而不是细胞“疲倦”后的逐渐衰退,这说明有一天也...
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细胞分子与蛋白质组二膦酸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
...hosphonates)作为骨质疏松有效治疗药物,在长期的应用中,学者们发现它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的骨质疏松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样有效[4],所以二膦酸盐给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1二膦酸盐1986年Fleisch首...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3期《科学》:我国学者揭秘反常性痤疮致病基因
γ-分泌酶是由四个亚单位组成的膜内蛋白水解酶,主要参与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和Notch等重要跨膜蛋白的切割和水解过程。早老素为该酶的催化亚单位。任何一个亚单位的表达水平降低都会导致酶复合体形成障碍。...
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中外学者Science等多篇文章获流感病毒新发现
SARS,禽流感,甲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类发展至今,连太空都已经探测过,却对于小小的流感病毒束手无策,不禁让人唏嘘。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前赴后继的科学家们也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近期来自中国和欧洲...
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汪海健:一位年轻学者的路径选择与执着追求
...是科技基金会的资助,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求是研究学者(IASQiushiFoundationMember)。期间,汪海健除了主要致力于自己研究方向与课题的思考和实现外,还在p53基因家族多态性的进化与功能方面与Levine进行了合作研究。成立...
医学教育;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