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攀:心病还须心药医
...以益火,中温脾阳以健运,上助心阳以强心。补气宜选用黄芪,炙甘草。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揭示了气虚致瘀的病机,同时创立了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以补胸中大气,大气若旺,则气滞者行,血瘀者通,痰浊者化,此...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全国名老中医治妇科病经验
...,排出少量血块,腹痛顿减,惟面浮依然。再予上方加生黄芪、制附子、瞿麦、蒲黄调治半月,患者诸症皆愈。 按:该患者系产后血水互阻之证,血瘀于内则腹痛,水溢于外则肢肿,故用生化汤以化瘀生新,五苓散以疏通水...
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进行辨证论治?
...,脉细弱。 治法:温中健脾,暖胃散寒。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芍药、炙甘草、饴糖、干姜、大枣。 (6)胃热阴亏型 主症:胃脘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消瘦食少,大便干,舌...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消化道炎症与溃疡病防治186问降脂方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研究
...赤芍15g,丹参15g,茯苓12g,泽泻12g,薏苡仁15g,花粉12g,黄芪18g,陈皮10g,山药15g,黄连10g,山楂15g,水蛭粉2g(口服)。两组抗糖尿病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服降脂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停用其他降脂药物,30天为1...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9期观舌配方事半功倍
...水喝。年老体弱脾胃功能差者,可在此方基础上加党参、黄芪,以强健脾胃。儿童出现这种舌苔时,饮食要清淡些,量少些,让胃肠得到充分的休息,可服保赤丸等药导滞消积。 舌红少苔为阴虚,多伴有口干咽燥、手足心发...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郭博信山西省太原市谙熟药性权衡剂量方可提高疗效
...其然,还要力求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用好它。 比如黄芪,生于中国北方,根长数尺,深入土中,其根体极松,孔道多而大,下吸地下黄泉之水,上滋苗叶。其皮色紫黑,紫可入心补心气;黑可入肾补肾气;气温与肝气相投...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黄芪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关键词】黄芪;肿瘤;抑制作用;分子生物学;机制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之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种苷类、多糖、黄酮、叶酸及多种...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2卷第3期自拟参芪保肝降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失。1.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参芪保肝降脂胶囊:丹参30g,黄芪25g,首乌20g,枸杞子15g,山楂25g,柴胡15g,郁金15g,枳实15g,五味子20g,白术15g,白芍20g,泽泻15g,黄精15g,虎杖15g共研沫装入胶囊,每日3次口服,每次5粒。对照组...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5期七 消导药和方剂
...用,久病体虚无实证,不宜使用。 (一)消导药 山楂 《唐本草》 本品系蔷薇科山楂成熟之果实。 别名:红果、北楂、冬楂、北楂片、焦山楂。 处方用名:山楂、生山楂、焦山楂、山楂炭。 药用部分...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学基础扶正固本中药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扶正固本中药治疗。组方:黄芪10g、防风8g、山药8g、白术6g、党参10g、茯苓8g、炙甘草4g、枸杞子6g、山茱萸6g。余热未退加金银花6g、石膏10g;鼻塞流涕加辛夷6g、苍耳子6g;咽痛加板蓝根8g、射干6g;咳嗽...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10年第6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