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第三
...晡所烦躁者,不能食,谵语,利之则愈,宜承气汤。以热在里,结在膀胱也。方在《伤寒》中。 妇人产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妇人热利,重下,新产虚极,白头翁加甘草汤主之。作者:王叔和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脉经;脉经卷第九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自和者不死。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属桂枝加附...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伤寒论吴忠文:《伤寒论》中哲学思想底蕴浅析
...在外或半表半里为主要矛盾;其二“日晡所发潮热”是邪在里之实证,在与前症比较之下,后者是次要矛盾,故“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治实。所以106条:“其外不解者,当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诞,此为黄汗。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金匮要略方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伤寒论冯世纶:理法相应识方证
...热温凉,治疗疾病的寒热虚实,并明确了据疾病病位在表在里的不同,治用不同的方法,使人体阴阳平衡。这里的基本理论即沿用八纲,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 方证的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及分类,孕育着六经辨证理论...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六经当为六病说
...满,大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淤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此条中之“经“指经络言。是谈病理变化为表热通过经络而入于里。但说明是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而入于其腑,观小便自利即可知,由“少腹当硬...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病可发汗证第二
...汤。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与承气汤,其小便反清,此为不在里故,在表也,当发其汗。头痛者,必衄,属桂枝汤。 下利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急当救表,宜桂枝汤。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脉经;脉经卷第七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伤寒下)144方
...,以蜜丸白饮服如梧子二十丸,令得微利。95治伤寒瘀热在里,身体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麻黄、连翘、甘草(各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杏人(三十枚)、赤小豆(一升)、生梓白皮(切二升)。右八味〔口父〕咀,...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迟病短长杂病法第十三
...脉虚者,病在外。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作者:王叔和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脉经;脉经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