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风
拼音:gǔfēng蛊风病名。《圣济总录》卷十二:“蛊风,论曰蛊风之状,在皮肤间一身尽痛,若划若刺,淫淫跃跃,如中蛊毒,故名蛊风。皆由体虚受风,侵伤正气也。”治用白花蛇煎方。
中医病名戈颂平
...究,主张疗疾先去邪宜用峻烈之剂,以免邪恋人体,伤及正气。其著作甚多,今存有《神农本草指归》、《黄帝素问指归》、《仲景伤寒指归》(一作《伤寒指归》)、《金匮指归》或称《伤寒杂病论金匮指归》。
感冒夹食
...通便,用防风通圣散。寒重兼呕吐,宜疏化和中,用藿香正气散。表邪既解,积滞已通,应以调理脾胃为主,用平胃散加减。
感冒疳肿胀
...,咳嗽气喘等。治疗:治以健脾化气宣肺利水,用御院匀气散(《医宗金鉴》:桑白皮、桔梗、赤茯苓、甘草、藿香、陈皮、木通、生姜皮、灯心草)。如肾气不足,头面、四肢浮肿,宜化气利水,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中医儿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学;中医病证名肝气胁痛
...情绪波动则疼痛加剧,多见弦脉。治宜疏肝理气,严氏推气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加减。参见气郁胁痛条。
中医病证名腹冷痛
...,用温药不效,痛愈甚,大便不甚通,当微利之,用藿香正气散,每服加肉桂、木香、枳壳各半钱,吞下来复丹……不利,则量虚实,用神保丸。”如体虚,不喜食,腹冷痛者,用养胃汤;腹痛绵绵不休,手足逆冷,脉迟而微细...
中医证名浮
...之不足即是。一般多见于表证疾病的初期,病位浅者,是正气鼓邪外出之象。《灵枢·五色》:“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②浅表。相对深、内(即沉)的位置而言。《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其浮而外者...
中医学;脉象名;中医诊断学恶人
拼音:èrén恶人病状名。指厌烦人、喜静的一种证状。多为内热郁积或正气衰微所致。《素问·阳明脉解》:“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中医症状名督脉病
...病源流犀烛·督脉病源流》)强厥者,用苏合香丸、藿香正气散;头重者,可用川芎茶调散、白芷丸等方。
中医学;中医病证名;经络学;针灸学;疾病痘痂
...行剥离,以免成瘢。痘痂不落,昏昏喜睡,为邪气已退,正气未复,脾胃虚弱,宜调补脾胃。痘痂落后,其瘢白,以手拭之,则稍红,为气虚,宜服保元汤。痘痂落后,虚烦不眠,宜用竹叶石膏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