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用之不慎亦伤阳
《伤寒杂病论》中用附子共有39方,以“枚作为计量单位的有34方,最少者用1枚,最多者用3枚。经实物考察折算,1枚附子约5克,可知仲景用附子量当在5~15克之间,用量不及则无济于病,太过则损伤阳气。然为医皆知附子温...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中医治疗急危重症
...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的确立,使李老对附子等剧毒中药的熟练运用日渐得到关注。本文重点介绍李老破格重用附子救治心衰的经验,研究分析其用药的思路与细节,以期对临床的推广应用起到一定帮助作用。破...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附子为主治疗心脏疾患验案五则
附子性味辛热,为温阳要药,其上振奋心阳,中运温脾阳,下补益肾阳,临床若剂量得当,配伍得法,对心脏疾患确有起沉疴、除顽疾之功。兹将五则验案整理于下。1附子配重镇潜降之剂治风心咯血有一风心房颤心衰病人,因...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附子的高产栽培技术
附子,经炮制后又叫制附子、制附片,为常用的重要中药材,其需求量很大,而且还在逐年增加。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采用子块根作种 在每年“冬至”前收获乌药(附子种当地药农习称“乌药”)时,选...
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材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药用植物栽培管理重用附子起沉疴
...。 治则:温阳益气养血,活血凉血消斑。 处方:附子60g(与生姜50g一起先煎1小时),黄芪30g,太子参18g,白术12g,生地15g,丹参18g,丹皮15g,元参15g,麦冬18g,竹叶6g,连翘18g,黄连6g。7剂,每剂以水1600ml,煎至600ml。日3...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附子和川乌不可混用
目前从安徽亳州和成都荷花池等药材市场上,普遍出现将附子当作川乌出售的情况,但二者从来源、功能与主治、化学成分等方面有较大区别,不能混用。 1.来源 川乌与附子为同一植物的不同入药部位。川乌为毛茛科植...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慎用附子小议
当下有不少临床医生逢病必用附子,蔚然成风,遣方用附子量经常50~100克,甚至多达200、300克,用量之重着实令人咋舌。如此用药纵使清人郑钦安再世也自叹不如。这样用药不但有违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原则,而且对...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祝味菊附子制川乌的应用
祝味菊为四川名医,论治擅长内科调理。对附子的应用,可谓出神入化,得心应手,足堪师法。祝味菊用附子,每与活磁石或生龙齿、生牡蛎并投 (一般用附子15g,磁石50g,生龙齿和生牡蛎各用50g),如此温阳与潜阳配伍,可以监制附子辛燥...
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外感之寒凉,由太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也。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然...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高允旺——浅谈温热法治脑病用药
...温热扶阳、温通脉络,消散肿块、化痰散结为大法,常以附子为君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用辛温发汗之法,解开皮腠,通调水道,使尿量增加,脑压下降,瘀血得化,从而起到热能化冰,辟秽开络,化瘤为血,散结活血,气...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