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林:敦煌遗书中小补泻汤数术思想研究
...研究。 《辅行诀》诸药之精五行互藏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的独特之处是以五行互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如“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解剖生理·概论
...,从而保证瞳神“烛照鉴视,空阔无穷功能的发挥。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7],精[8]之窠[9]为眼,骨[10]之精为瞳子,筋[10]之精为黑眼,血[10]之精为络[11],其窠[12]气[10]之精为白眼,肌肉[10]之精为约束[13],裹...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现代论著;中医眼科备读;卷一 目论语摘浅析《幼科发挥》的学术思想
...中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病证诊法、五脏论治、调理脾胃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为儿科疾病临床诊治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依据。【关键词】万全幼科发挥学术思想《幼科发挥》是万全在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第5卷第3期五脏之俞
五脏之俞 五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五个俞穴。《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肾俞。这些穴位与五脏之气相通,临床上具有诊察和治疗本脏病证的作用。作者:
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W五行在中医中如何运用
...润、下行 在中医学中,人体中的肺、肝、肾、心、脾五脏,分别被定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属,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在五脏归属于五行后,中医在病因、病理...
中医中药;中医基础《内经》中目与脏腑的关系
...的精神活动。《素问·解精微论》称:“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张介宾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故为五脏之专精。王冰注云:“神内守,明外鉴,故目其窍也。其三,目为五脏六...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中医藏象理论对机体自稳态研究的重要贡献
...平。 2自稳态与藏象刘成源[2]:人体中的稳态是以五脏为中心,按照五脏与五腑、五体、五官、五华、五色、五音、五声、五味、五志的功能联系,形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之间以...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3期浅谈中医思维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上、诊治上。1.1生理上整体性生理上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五脏一体观是指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人体由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构成。其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试论奇腑与恒腑的区别
...简称,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器官。恒腑指五脏(合心包为六脏)六腑。《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传统观...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从《汤液经法》到《伤寒杂病论》(三)
...寒》,其方证主要来源于道家的大小、二旦、六神及大小五脏补泻等方证。由此可见,《伤寒》的框架根源于道家,受道家医学思想影响。从《伤寒》的主要内容看,老子《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思想指导了经方的理论和临...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