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痨瘵门
...;做六十日,小病可愈;做一百日,大病可除,藏于体内的三虫和伏尸均可消除,使人精神焕发,面体光泽。小结∶痨瘵即是肺痨病,也就是肺结核病。古人认为人身中有作祟损人,使人患痨瘵的“三尸”和“三虫”等。《诸病...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三、心腹痛门
...,邪气上下相攻而成。治疗应温中扶正,理气祛寒。本篇的功法,均取仰卧位,展伸手足,可使全身放松,腹部舒适。呼吸采取以鼻纳气,口吐气,或口吸气,鼻出气,使气达腹的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十二、积聚门
...积聚。〔解说〕把左脚踏在右脚背上,可治心下(指胃)的积聚。〔原文〕二法∶端坐伸腰,向日仰头,徐以口纳气,因而咽之,三十过而止,开目。除心下积聚。〔解说〕正坐伸腰,仰首望太阳,慢慢用口吸气,咽下,三十次...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停针待气病患作用
卷之五十五针灸门(附论)起居停针待气之间,令病患平直坐卧而已。存想凡用针刺病患,心无邪念,其邪气易除耳。取穴之时,令病患坐卧平直,其用针顺快矣。调嗔凡停针待气之间,令病患忘忧绝虑,勿暴喜怒动其心。绝虑...
中医古籍;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五针灸门(附论);明;董宿四时作用气上气下秘法讲论三十六法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不问所感病证,或温,或凉,或热,或寒。如春时有病,先取气上,后取气下;夏月有病,气自然行。以是不绝生化之源也。
中医古籍;针灸神书;卷三·琼瑶神书人部;宋;琼瑶真人医与病者作用
卷之五十五针灸门(附论)悦愉乐也和也,病者发其信心,所刺之处。祝白自言已病之过,从今针后,再不敢犯也。正己医流临病之处,目无邪视,心无邪念。敦神医与病者,各自正己之神。视股视妇人室女之病,度其穴俞方寸...
中医古籍;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五针灸门(附论);明;董宿十五、消渴门
...良药也。〔解说〕赤松子,古代气功家。相传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曾跟随赤松子学导引辟谷术于天门山。赤松子吃首乌、黄精,教张良行眼观鼻,鼻对脐,双肘压期门等导引术。《云笈七签》卷五十九有赤松子服气经序一篇...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十一、香港脚门
...。〔解说〕屈一脚,脚趾尽力向上翘;另一脚放在屈脚腿的膝头中间,放松身心,行气使气至足,从两足跟向下出气。然后,一手推膝头向下落于地,另一手向后按地,努力同时行动,左右交换做同样的动作各十四次,可祛除膝...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第一节·病中调护法
...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关键,医药疗效之显著与否?与调护的合理不合理有密切关系。中医文献记载,因失于调护而造成事故的例子,是不少概见的。例如《冷庐医话》载∶秀水王氏子患身热、咳嗽、由于不忌风冷和饮食,结果致...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十二章·调理诸法;清;俞根;徐荣斋第一节·小伤寒
...症。既然身不发热,似乎不能称做伤寒?不过,摆在眼前的虽是“小病”,但也可能发展到“大病”。所以何廉臣先生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曾提出∶“冒风,即鼻伤风也。病患每视为微疾,多不服药,不避风寒,不慎饮食;必...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七章·伤寒本证;清;俞根;徐荣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