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气在《伤寒论》临证中的体现
【摘要】通过学习《伤寒论》,从书中遣方用药、治疗禁忌、煎服调护、判断预后四方面加以论述,阐述了保胃气思想在《伤寒论》临证中的体现。【关键词】中医治法;《伤寒论》;保胃气“胃气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0年第6卷第2期汗有六要五忌
治伤寒之法,余已析其六要。而六要之外,又有五忌者,何也?盖六法之中,惟汗为主,正以伤寒之愈,未有不从汗解者,故法虽有六,汗实统之,而汗外五法,亦无非取汗之法也。然取汗以辛散,此固其常也,而何以五法皆能取汗?六要则已,又何...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十三性集杂证谟《伤寒杂病论》是温疫防治论
编者按:《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确立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堪称万世方祖。但历代医家一直在探讨该书所阐发的理论;特别是围绕其防治急性温热病的病因、辨证、治疗思想和选方用药等问题的争论十分...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张琪治高热精粹
...对于其他个别具体症状,应有所取舍,具体灵活掌握。《伤寒论本质》谓“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寒热浅深也。”《伤寒指掌》谓“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皆兴于舌。”张老提出,...
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试探小柴胡汤治三阳证
...阳证;讨论小柴胡汤系后汉杰出医家张仲景所创,载于《伤寒论》中。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生姜七味药组成。主治伤寒病,邪入少阳经而见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6期王业龙:《伤寒论》中的针灸应用规律
安徽省来榜县黄泥卫生所《伤寒论》六经病诸篇中,和针灸疗法有关的原文共33条,其中用针法疗疾者有第8、24、108、109、142、143、171、216、231、308条等共10条;用灸法治病者有第117、292、304、325、343、349、362条等共7条;误用针...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表证
《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原方分量各半之复方:“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发狂三十六
........伤寒发狂,本阳明实热之病,然复有如狂证者,虽似狂而实非狂,此中虚实相反,最宜详辨,不可忽也。凡实热之狂,本属阳明,盖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邪传入胃腑,热结不解,因而发狂。[内经?阳明脉解篇]曰: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表里之剂
...之可也。 大柴胡汤〔少阳阳明解表攻里仲景〕 治伤寒发热,汗出不解,阳邪入里,热结在里。〔里非三阴之里,乃胃腑也,此为少阳阳明,三阴亦有转入阳明者,如太阴有桂枝加大黄汤,少阴有三大承气,厥阴一小承气...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医方集解原病篇
...细考《素问》注自知,兹不多赘。 按吴又可谓温病非伤寒,温病多而伤寒少,甚通。谓非其时而有其气,未免有顾此失彼之诮。盖时和岁稔,天气以宁,民气以和,虽当盛之岁亦微;至于凶荒兵火之后,虽应微之岁亦盛,理...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温病条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