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疼痛
卷第一百一十五论曰足少阴肾之经,宗脉所聚,其气通于耳,若风邪毒瓦斯乘之,与正气相击,则令耳中疼痛。治耳中策策疼痛,生犀丸方犀角(镑屑)牛黄(研各一分)防风(去叉半两)白附子(炮)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天...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五;宋;由政府组织编写目生珠管
卷第一百一十论曰目生珠管者,风热痰饮渍于肝,血气蕴积,津液结聚,所由生也,肝藏血,故肝受血而能视,气调血和,则精华见于目,今邪乘于肝,肝气受病,为风热熏蒸,痰饮渐渍,使血气壅阏,上冲于目,津液结聚,状...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宋;由政府组织编写诸注统论
卷第一百诸注门论曰诸注者邪气所注也,皆因精神衰弱,经络空虚,伤于风寒暑湿,饮食劳倦,或感生死之气,或挟鬼物之精,初为中恶客忤卒死诸尸之类,虽或暂瘥,必有邪气伏于经脉,流传腑脏,深挟骨髓,经久不已,皆成...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诸注门;宋;由政府组织编写狐尿刺
卷第一百四十论曰狐尿刺者,狐狸尿草棘上,人有误犯,则发肿痛热,多在于手足指节,然亦有端居不出而被此毒者,盖毒瓦斯有相类之证,亦不必狐尿乃尔也。治狐尿刺,久不差。白蔹膏方白蔹羊粪栝蒌根(各半两)上三味,...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宋;由政府组织编写小儿中恶
卷第一百七十七论曰小儿无故猝然心腹刺痛,闷乱欲绝者,中恶也,由儿阴阳气血不调,神守不强,故鬼毒恶气得以中之。凡腹大而满,脉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生,若余势久留,再发则变为注。治小儿中恶,心腹猝痛。鬼...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七;宋;由政府组织编写蟹目
卷第一百六论曰脏腑壅滞,肝经积热,上冲于目,令人目痛睛疼,若毒瓦斯结聚,甚则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故以名之,或有如豆者,名曰损翳,或曰离睛,又曰蟹睛,病极难治,不可钩割,及敷诸毒药,唯宜服宣泄之剂...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宋;由政府组织编写风厥
卷第一十五论曰内经曰。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夫胃土也。肝木也。木克为风治风厥多惊骇。背痛善欠。远志散方远志(去心)人参细辛(去苗叶)白茯苓(去黑皮)黄(锉)桂(去粗皮各一两)上...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五;宋;由政府组织编写耳肿
卷第一百一十五论曰耳者肾之候,心之寄窍,若其经为风热所客,随脉而上,至于耳中,气聚不散,邪热攻冲,结聚为肿,甚则黄汁出而为暴聋之病也。治两耳肿,木香散方木香防己芍药玄参白蔹大黄(锉炒)芒硝黄芩(去黑皮...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五;宋;由政府组织编写治小儿诸疾灸刺法
卷第一百九十四痫惊脉五针,手足太阴各五刺,经太阳者五刺,手足少阴经络旁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小儿惊痫,本神及前顶囟会天柱主之,如反视,临泣主之,加螈脊急强,目转运上插,筋缩主之。小儿痫,螈...
中医古籍;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四;宋;由政府组织编写治耳久聋诸方
...子等。为末。次捣蓖麻子杏仁桃仁巴豆四味。纳蜡治耳聋多时不瘥。塞耳磁石丸方。磁石(一两)菖蒲(半两)木通(半两锉)薰陆香(半两)杏仁(半两去皮尖生用)松脂(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黄蜡溶和。丸如莲子大。长半...
中医古籍;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六;宋;王怀隐;陈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