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泻热治发热
...最宜伤津而致腑气不通,况“肺与大肠相表里,治当通腑泻热。通腑泻热可使滞留于肠道的毒素排出体外,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笔者对外感发热常采用通腑泻热法治疗,取效良好。 李某,男,11岁。2008年3月3号初诊,自诉...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有故无殒——妊娠合并症用药心得
...脉滑数。辨证:湿热内结,腑气不通。治则:清化湿热,通腑泻浊。方药:葛根芩连汤合芍药汤化裁。处方:生大黄6g,后下葛根15g,芍药10g,黄连6g,黄芩10g,木香6g,芒硝6g(冲),桂枝3g。一服后腹痛明显减轻,大便畅快,...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通腑泻热治郁症
...难解气机之乱,且肠腑食邪内结,必须先导之为快。故以通腑泄热方法,便通腑清则痰湿去其大半也。后继调理,顺而治之,易愈也。作者:王金亮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通腑泻热治郁证
...难解气机之乱,且肠腑食邪内结,必须先导之为快。故以通腑泄热方法,便通腑清则痰湿去其大半也。后继调理,顺而治之,易愈也。作者:王金亮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老年顽固性呃逆治疗经验
...诸症减少,以前方加枇杷叶,再服3剂,呃逆消失。 3通腑行气,降逆止呃 老年患者脏腑功能减退,加上饮食不节等原因,可致胃肠壅滞,腑气不通,浊气上逆,出现顽固性呃逆。此时予通腑行气,降逆止呃,使腑气通,...
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7期;中医中药尤氏谵语通腑可安
...。根据中医六经辨证的原理,尤氏是阳明腑实证,应泻下通腑,即“有了大秽即可身安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经脉起于鼻旁,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通。其一支脉,从胃下口分出,下走腹内深层。凡出现身热,汗...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自拟清肠通腑汤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滞缓45例疗效观察
...镜手术后发生胃肠功能恢复缓慢症状的患者采用自拟清肠通腑汤治疗,较对照组,病情恢复快,病程短,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住院患者107例,结石性胆囊炎68例...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0期活血化瘀法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用水牛角、丹参、牡丹皮、郁金等中药以凉血化瘀。2.3通腑化瘀法颅脑损伤多因病情较重、长时间卧床而见便干、便秘等腑气不通之候,而腑气不通又是颅脑损伤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脑中瘀热阻窍,每于热结阳明相关;而阳...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杨保林教授治疗暴喘验案1则
...目睛不和,舌苔焦黑燥裂。故治当脏腑同治,以下为清,通腑气壅滞,泄肺经邪热。然热邪内盛,蒸灼津液,迫汗外出,津液耗伤,舌苔焦黑燥裂为阴液耗竭之象。气阴耗竭.难以助药通腑,养阴方能软坚燥之腑,益气方能推动...
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李振华活用温中方治疗关格
...清浊不分,积于肠道导致本病。急性者多为实热证,治宜通腑泻热,使脾胃大肠升降传导功能复常,气血津液代谢逐渐恢复。慢性者则常虚实夹杂,老年人多为虚中夹实,年轻人多为实中兼虚。不通则痛、腹胀为实证表现,但其...
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