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中的,治误药之病则病不免于牵缠。守真不才,爰将生平实验着儿科,颜曰萃精,以表阅两寒暑聚精会神之微意也。窃谓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证宜详表里阴阳虚实寒热,方宜按君臣佐使性味功能,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
中医古籍;儿科萃精;序;民国;陈守真婴儿之天然蒸变论
婴儿降生后,普通结壮者,一月中间,大抵身体安和,少啼多睡,乳量必逐日加多,酣眠的时间亦必加长。此等婴儿身体健全,五脏六腑自然茁实无病,是无须详细论其蒸变也。然婴儿实有此天然的蒸变发现,非为病症,更不用...
中医古籍;幼科概论;明;佚名一、中风门
...抱左膝,伸腰,鼻纳气七息,展右足。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痛痿。〔解说〕采用踞坐姿式,用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伸展右腿,以鼻吸气,行气七息。可治疗下肢活动障碍,难以屈伸、跪拜、起立,小腿疼痛痿软无力。〔原文〕...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二)通玄集周天法
...时需用肘在后腰微动三次,伸腰使内气自尾闾穴开始入脊中(督脉),其感觉如能似火团那样,自腰而起,拥至夹脊,此时慎勿开关,要等待时机感觉火至甚热,气壮之时,方可根据次开夹脊下关先放气过入脊中。气入脊中后仍...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二十七、老人门;明;胡文焕赤游螳螂子
...愈乃止。嫩膏涂游亦效。口疳用生香附、半夏等分为末,蛋白调作如饼,贴男左女右涌泉穴,周时愈。涌泉穴即脚心。马曰∶方内用蛋中臭水,一时难觅,不如以芭蕉根捣汁扫之,可退螳螂子。不可刀割。
中医古籍;外科全生集;卷一阳症门;清;王洪绪第十节·血真实而气假虚证
...应,大虚之盛候也。”(见恽铁樵药物讲义)我认为本书中这两节最简略,简略得不成文理,主题也不够相称;本章第七、八两节,也不能自圆其说。这四节,可说是全书中最难于理解的。总而言之。纯虚证不多见。纯实证则常...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四章·气血虚实;清;俞根;徐荣斋第七节·风湿伤寒
...内经有治病必求于本之训也。”曹颖甫先生则根据经方的实验,说∶“肢节疼痛,病名历节。此证起于风邪外感,汗出不畅,久久湿流关节,脉迟而滑,属寒湿。其微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其剧者宜乌头汤。尝治一吴姓男病,予...
中医古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清;俞根;徐荣斋(二)谈中药的变通使用
第四卷附录中药的资源,相当丰富,中药的品种,相当繁多。我国疆域广大,过去由于交通的不便,尽管是甲地易得之品,往往乙地又有一时不济现象。再则,有些药材,本身就是很稀少的东西。所以古代医家,便想出种种解决...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四卷附录;明;李中梓十二、积聚门
...仰卧,伸展臂腿,静心合眼,闭口,不再呼吸,使气达腹中,此时尽量使腹鼓起,并分开两足。再息时要内收腹部,仰起两脚,向后仰屈。若欲再行要等到呼吸平稳后才可以重作。春天做三遍,夏天做五遍,秋天七遍,冬天九遍...
中医古籍;养生导引法;明;胡文焕口生白点
...紧,屡试如神。又方∶生香附、生半夏各二钱研末,生鸡蛋白调作饼,贴两足心,一周时即愈。此林屋山人引热下行经验方也。或用吴茱萸四钱,好醋调敷两足心亦效。如口舌破烂者,用活鲫鱼以尾入口中,频频摇摆,随摆随换...
中医古籍;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杂治;清;鲍相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