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瘅治验
卷十二咳嗽门内经云。有病口苦。名曰胆瘅。乃肝主谋虑。胆主决断。盛汁三合。为清净之府。肝取决于胆。或不决为之患怒。怒则气逆。胆汁上溢。故口苦。或热盛使然也。主之以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黄芩(七分)柴...
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卷十二咳嗽门;元;罗天益治积要法
卷十四腹中积聚许学士云。大抵治积。或以所恶者攻之。或以所喜者诱之。则易愈。如砂、阿魏治肉积。神曲、麦治酒积。水蛭、虻虫治血积。木香、槟榔治气积。牵牛、甘遂治水积。雄黄、腻粉治涎积。礞石、巴豆治食积。各...
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卷十四腹中积聚;元;罗天益溢饮
卷十六泄痢门水渍入胃。名为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此无药证。当灸大椎。大椎一穴。一名大椎。在第一椎下陷中。手足三阳督脉之会。针五分。留三呼。泄五吸。灸以年为壮。
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卷十六泄痢门;元;罗天益濡泄
卷十六泄痢门内经云。湿胜则濡泄。甲乙经云。寒气客于下焦。传为濡泄。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故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
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卷十六泄痢门;元;罗天益飧泄
卷十六泄痢门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又曰。久风入胃中。则为肠风飧泄。夫脾胃、土也。其气冲和。以化为事。今清气下降而不升。则风邪久而干胃。是木贼土也。故冲和之气不能化。而令物完出。谓之飧泄。或饮食太...
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卷十六泄痢门;元;罗天益喘促胸痹
卷十九小儿门【夺命散】治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胁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嗄不鸣。痰涎潮塞。若不急治。死在旦夕。川大黄白牵牛黑牵牛(各一两。半生半熟)大槟榔(一个)上为末。三岁儿服二钱。冷...
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卷十九小儿门;元;罗天益春夏秋冬深浅补泻法
卷二十针法门春夏刺者。皆先深而后浅。秋冬刺者。皆先浅而后深。凡补泻皆然。
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卷二十针法门;元;罗天益寒热补泻法
卷二十针法门凡补泻之法。皆如前也。若病入患热者。觉针气至病所。即退针三二分。令病患口中吸气。鼻中出气。根据本经生成数足。觉针下阴。气隆至。根据前法出针。若病患患寒者。觉针气至病所即进针至二三分。令病患...
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卷二十针法门;元;罗天益灸法补泻
卷二十针法门黄帝针经云云。气盛则泻之。气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催其艾火灭也。
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卷二十针法门;元;罗天益造度量权衡法
卷二十针法门丁德用注难经云。其升、斗、秤、尺、四者。先正其尺。然后造其升斗秤两。皆以同身寸。为以尺造斗。面阔一尺。庭阔七寸。高四寸。俱后三分可容十升。凡以木之脂脉全者。方一寸为两。十六方为一斤。此制同...
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卷二十针法门;元;罗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