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囊痈
...;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恣啖生冷,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湿热下注于肝肾之络,使阴囊部湿热毒邪凝结,气血壅滞,乃成痈肿。[诊断]初起阴囊部出现红肿、灼热,压痛明显,腹股沟导核肿大。阴囊肿胀进展较快,甚...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外科学;第八章 男性前阴病风湿热活动性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迄今为止,风湿热活动性的判断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患者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之后,疾病的活动性有所降低,或在一些特殊的临床症型如迁延型、亚临床型的患者,风湿热活动性的确定,不但对诊断,而且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
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风湿病防治340问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与中医药治疗初探
...的类同之处。在其形成的机制上,乙、丙、丁型肝炎作为湿热邪毒引起肝病,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湿热毒邪蕴结于肝,留连不去,致肝失条达之性,肝郁气滞,由气滞而致血瘀,经络阻塞,血不养肝,形成肝纤维化,...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0年第6卷第5期关幼波治肝胆病经验治手术后无尿症医案一例
...干舌燥,脉滑无力,舌苔白腻而垢,中心黄黑。证系肝胆湿热未清,因年迈体虚,以致湿热弥漫三焦,入窜心包,已有正不抗邪之势。治宜养阴补血、滋肾通关、清热利湿。 处方:西洋参、麦冬、当归各三钱,白芍一两,大...
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痹证治疗应该把握的若干问题
...同时,还应依邪气偏盛,选用相应的祛邪药。 2关于湿热型痹证的问题 随着全球天气的转热,空调的普及,人们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湿热型痹证将会取代传统的寒湿型而成为痹证的主要证型。由于湿热证治疗的复杂性...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1期中医治手足口病特色显著卓有成效
手足口病属中医“温病范畴,为湿热疫毒侵袭所致。病位主要在脾胃,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故见手足口疱疹,胃主受纳,主通降.故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表现.若无脑炎、脑脊髓炎、脑膜...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中医药治疗湿疹临床研究摄要
...热”邪,认为湿疹的发病主因先天禀赋不足,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郁于腠理而发病;或因饮食不节(洁),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而发;病情反复迁延日久,则耗血伤阴,致脾虚血...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阳黄的体会
...μmol/L,间接胆红素21.7μmol/L,直接胆红素110.3μmol/L。证属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肌肤,治以清利肝胆湿热。方药:茵陈9g,栀子3g,大黄1.5g,每日1剂,水煎服。3天黄疸明显消退,腹胀消,二便正常,继服3剂,黄疸完全消退。复...
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6期;中医中药卢红蓉:“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浅释
...言简意赅,不仅指出了黄疸病的主要病变脏腑,还指出了湿热痹郁脾胃气机,邪热“瘀”结于血,导致湿热发黄的病机。1黄疸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密切相关黄疸的发生,多因湿邪为患,从脏腑看,现代一般归于肝胆病变,认为是...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中医药从肺胃湿热论治水痘验案
...弦滑。体温39.5摄氏度。中医辨证为外感风热湿邪,内有湿热蕴结。治以清疏肺胃湿热,佐以泻下。处方: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苍术10克,苡仁15克,生甘草5克,紫草10克,藿香10克,龙胆草5克,苏叶10克,...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