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部二十
本草易读卷一久泻滑肠(白术九,验方第七。)久泻不止(肉蔻六十二,验方二。)水泻久痢(故纸六十三,验方六。)久泻肾虚(碎补一百八十二,验方二。)久泻食减(糯米二百零一,验方五。)久泻不止(猪肾三百九十二...
中医古籍;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一;清;汪讱庵(五)清热解毒
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味苦、酸、咸,性寒,无毒。入心、胃、肝三经。升麻为使。恶乌头、乌喙。忌盐。解烦热而心宁,惊悸狂邪都扫。散风毒而肝清,目昏痰壅偕消。吐衄崩淋,投之辄止。痈疽发背,用以消除。解毒高于...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明;李中梓(五)清热解毒
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味苦、甘,性平,无毒。入心、肝二经。人参为使。恶龙骨、龙胆、地黄、常山、蜚蠊。畏牛膝、干漆。清心主之烦,热狂邪祟俱消,摄肝脏之魂,惊痫健忘同疗。利痰气而无滞,入筋骨以搜风。东垣曰...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明;李中梓(五)清热解毒
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味甘,性寒,无毒。入心、肝二经。解毒清热,镇心平肝。热病传里,五内灼燔。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能救客忤,可止惊痫。局方至宝丹中用之,乃救急之良剂也。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明;李中梓(五)清热解毒
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味苦,性寒,有毒。入肝经。去皮毛,锉,焙。杀虫解毒,化哽破症。产后崩淋,金疮鼻血。有毒而能解毒,去瘀而能生新,然古方中不恒用之,别名管仲,岂音相类耶,抑为其有杂霸之气耶?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明;李中梓(五)清热解毒
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味酸,性寒,无毒。入心、大肠二经。清利湿热,解毒散血。内服治痢,又疗疮疖,禳解疫疠,通利关节。外敷消肿,疔痈流火,蜂螫剧疼,涂之缓和。唐宝经验方云∶“六月六日采马齿苋晒干,元旦煮...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明;李中梓(五)补血药
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见女科)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明;李中梓(五)补血药
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味甘、苦,性温,无毒。生者∶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跌仆外伤,诸种失红。熟品。补血和血、虚症堪用。此药既能内服,亦可外治。活血化瘀、旅行及居家备之,可以救急。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明;李中梓(五)补血药
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味辛、涩,性偏温,无毒。入肺、肝、脾三经。能强身止血,治过力劳伤。热病肠红拯救,虚人吐衄频尝。此草止血和血,又能补益,为虚人血症不可或缺之药。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明;李中梓(五)咽喉科用药
第二卷·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头面七窍味辛、苦,性平。入肺、脾、胃、肠、三焦等经。清咽消痰,下气和中。喉痛失音、胸闷腹膨。化积滞,利关节,散瘀血治痢疾。立冬时,拔取扁白小萝卜、连叶卧于地、数日之后、叶即翘...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二卷·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头面七窍;明;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