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颈蚯蚓
...不通,亦捣汁饮。蛊毒卒中,须浸酒吞。主蛇瘕杀蛔虫,理肾风消香港脚。又疗黄胆,行湿如神。人或被其咬伤,盐水浸之即解。屎封悍犬咬毒,仍出犬毛殊功。
中医古籍;本草蒙筌;卷之十一虫鱼部;明;陈嘉谟手爪甲
卷之十二人部味甘、咸,无毒。孕妇爪甲,取细末、点目中去翳障;众人爪甲,可催生下胎衣。利小便兼治尿血,及理阴阳易病。且止鼻衄,细刮之立愈。
中医古籍;本草蒙筌;卷之十二人部;明;陈嘉谟故尸枕
...顿服则魂气飞越。疗石蛔坚癖腹内,必须以鬼物遣驰。仍理邪气入肝经,故致眼疼见魍魉。无他药可却,亦使此钩除。(谟)按∶三病不同,皆用死人枕而差,何也?夫尸疰者鬼气也。伏而未起,令人沉滞,得此治之,使魂气飞...
中医古籍;本草蒙筌;卷之十二人部;明;陈嘉谟拨火杖
...拾遗》)、火柴头。时珍曰∶拨火之杖,烧残之柴,同一理。【主治】蝎螫,以横井上立愈。其上立炭,刮敷金疮,止血生肉。带之,辟邪恶鬼。带火纳水底,取得水银着出(藏器)。止小儿惊忤夜啼(时珍)。【附方】新一。...
中医古籍;本草纲目;服器部第三十八卷服器之一;明;李时珍(一)温散风寒
...鱼。散风邪∶清巅顶。利咽喉,透麻疹。化瘀血,消瘰。理疮疡,破聚结。长于治风,又兼治血,何也?为其入风木之藏,即是血海,故能并主。风在皮里膜外者宜之。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发散药、退热药;明;李中梓(一)温散风寒
...寒,温经通脉。达营卫,和表里。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理心腹之痛。搜关节之痹。直行兼为奔豚之向导。本经疏证云∶“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为桂枝之六大功效。”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发散药、退热药;明;李中梓(四)清热燥湿
...肠下血。风疠疥癣,在所亟需。味苦性寒,纯阴之品,故理湿热有功。疮毒肠。皆湿蒸热阏之愆,宜其咸主。齿乃骨之余,清肾骨自固耳。苦参,大苦大寒,不惟损胃,兼且寒精,向非大热,恶敢轻投。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热药;明;李中梓(一)补气
...风癞急需,痘疡莫缺。种种功勋,皆是补脾实肺之力。能理风癞者,经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充于外,邪无所黄,实表,有表邪者勿用。助气,气实者勿用。多怒则肝气不和,亦禁用也。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明;李中梓(三)补阴
...浓肠止泻,安神定惊。益阴也,而愈伤中入胃清湿热,故理痹证泄泻;入肾强阴,故理精衰骨痛;其安神定惊,兼入心也。石斛,宜于汤液,不宜入丸,形长而细且坚,味甘不苦为真。误用木斛,味大苦,饵之损人。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明;李中梓(四)阴阳双补
...瓶中,封固,重汤煮三时,待冷方开。补心除惊悸,滋肾理虚痨。养血益气、宁志返老。阴阳双补,坎气名高。此物陈藏器、吴球二氏均富使用之经验。吴氏所订之大造丸乃传世之名方也。
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明;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