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四家
...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中医学;金元四大家;人物百科;金代;元代;中医学家四时刺逆从论篇
...从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主要论述三阴三阳经有余和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病变。指出经气在四时中所主的部位,如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并说明其原因,提出四时针刺的部...
古籍;书籍;中医学;医史文献;战国时期;医经著作朱彦修
...等影响较大,并对刘完素火热学说有进一步发展,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根据《内经》论证“相火”有常有变,认为人体有赖于“相火”以温养脏腑和推动功能活动,但“相火”易于妄动,一旦相火妄动就会耗伤精血发生病变...
中医学;人物百科;中医学家;元代茯菟丸
...。主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附注:茯苓丸(《医学纲目》卷二十九)。
中成药;中医学;方剂学;方剂景岳全书
...要地位和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充分阐发他“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和经验。治法以温补为主,创制新方二卷。立论和治法有独到之处。现存版本:现存明刻本、几十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词条;中医综合性著作;古籍;明代;中医学;书籍金匮钩玄
...小儿病证。分证论治,条理赅括,词旨简明。朱氏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法以补阴为宗,复长于治郁,书中较充分地反映了朱氏这方面的学术经验。戴氏所补订的内容,亦颇精当可取。因避康熙讳,将“钩玄”改为“钩...
词条;元代;中医学;中医综合性著作;书籍;古籍格致余论
...临床实践,提出人体阳易动而阴易亏。故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在治则上主张并长于运用滋阴降火之法以及和血疏血、导痰行滞诸法。临床强调观察色,切脉问证,尤重脉诊。所发议论大多附列治案以验证。...
词条;元代;中医学;书籍;古籍;中医综合性著作丹溪心法
...当深入的分析。全书比较集中和全面地反映了朱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以及气、血、痰、郁诸病治疗见解和丰富经验,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病和朱氏学说的重要著作。末附“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丹溪翁传”两篇...
词条;元代;明代;中医综合性著作;中医学;古籍;书籍补阴汤
...为丸;或加桑叶6两为末,同捣为丸。功能主治:瘦人火有余,水不足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补阴丸”。各家论述:元参去浮游之火,而又能调停五脏之阳,各品之药,阴多于阳,则阴气胜于阳气,自然阴胜阳...
中医学;方剂学;方剂苁蓉补虚益阳方
...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阳气不足,阴囊湿痒,尿有余沥,漏泄虚损,云为不起。用法用量:益阳丹(《普济方》卷二一九)。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苁蓉散”。摘录:《千金》卷二○
中医学;方剂学;方剂